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封建社會的興盛與衰亡 教案設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政治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了解封建制生產關系萌芽及其產生的過程產生,了解封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原因、表現。從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特點入手,使學生認識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剝削和壓迫的基礎;封建剝削的主要方式是榨取地租;森嚴的等級制度是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礎之上的,封建國家實現君主專制制度;封建國家的本質是地主階級統治和壓迫農民階級的工具,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利益根本對立,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是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

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農民階級反抗地主階級的最高形式是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具有歷史的局限性。

能力目標

1、利用史料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辨別的能力。

2、通過教材中所給材料與小欄目,結合自讀自悟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閱讀與理解能力。

3、在全面分析封建社會的基礎上,初步學會辨證、全面地看問題的能力。

4、注重自讀自悟教學環節,逐步培養探究學習的能力。

思想認識目標

通過古代社會的更替變遷,體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關系,初步了解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明了衡量社會進步的標志是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進而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我國今天的改革開放,理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剝削和壓迫的基礎是封建制生產關系中核心的體現,因此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在教學中要注意把握幾點:通過與奴隸制生產關系的對比,來說明封建社會生產關系的特點,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注重學生對知識體系的形成;重視分析封建社會土地制度的特點,闡明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剝削和壓迫的基礎;以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關系為主線,引入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提高學生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教學方法】預習法、講解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圖表、投影片、投影儀。

【教學過程 】

一、溫故知新:復習前一課內容(展示投影片,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或補充)

投影片 :

1、奴隸及奴隸主的產生

2、階級的含義以及階級的產生

3、奴隸社會形成的標志

4、國家的產生及其本質

5、奴隸制的建立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原因

6、奴隸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志

7、文字出現的意義

8、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分工的原因、意義

9、奴隸制生產關系的特點

10、奴隸社會的主要矛盾

11、奴隸社會是怎樣來統治奴隸的

12、奴隸社會后期奴隸制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發展的影響

二、自讀自悟

要點提示:(展示投影片)

1、 封建制生產關系萌芽的產生過程

2、 封建社會形成的根本原因、標志

3、 封建社會發展的原因、表現

4、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點

5、 地主剝削農民的基礎

6、 封建制國家的本質

7、 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特點

8、 封建制國家的統治(政治、經濟)

9、 封建社會兩大對立階級和主要矛盾

10、封建制度產生、發展和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從中可以得到哪些結論?(討論題)

自讀要求:找出要點并在書本上做好標記;發現問題,做好提問的準備。

(開始自讀,教師檢查自讀情況)

三、講析釋疑 一課三框 封建社會的興盛和衰亡

(一)封建制度的確立

--奴隸社會后期,奴隸不愿意勞動,你是奴隸主,你會怎樣對待奴隸?(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要點:

1、封建制生產關系萌芽:隸農制。

2、封建制生產關系萌芽產生原因:生產力的發展。

3、封建制生產關系萌芽產生過程:(課本P13)

4、封建社會形成的根本原因、標志。

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標志:封建制國家的建立(簡述過程)。

(二)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封建社會生產力為什么會發展?有那些表現?(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要點:

1、原因: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農民地位和處境比奴隸有了很大改善--農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一定的生產資料;能夠比較自主地安排生產勞動。因此,農民積極性要比奴隸高。

2、表現:冶鐵技術的進一步提高(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志);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以及行會的產生;商業和城市的繁榮。

(三)殘暴的封建剝削和封建統治

--討論:封建地主階級是怎樣封建剝削和統治農民的?(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要點:

1、封建剝削: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點:絕大部分土地被地主階級占有。(結合課本小字文)

2)地主剝削農民的基礎: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發財農民受苦的總根子)在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封建社會,土地是最主要的生產資料。但地主階級不從事勞動,占有絕大部分土地,而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沒有土地,或只有很少土地。農民為了進行生產,維持生活,不得不向地主租種土地。這樣,農民不得不依附地主階級,并把大部分勞動產品作為地租交給地主,忍受地主的殘酷剝削。因此,封建土地所制是地主剝削農民的基礎。

3)封建制國家的本質:地主階級統治和壓迫農民的工具(結合階級矛盾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剝削的基礎,是地主發財農民受苦的總根子、奴隸制國家的本質說明)

4)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特點:地主階級占有絕大部分土地;:地主階級不完全占有農民,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地主階級通過征收、放高利貸等形式,占有農民大部分勞動成果。(結合奴隸制生產關系的特點加以說明)

2、封建制國家的統治

1)君主專制統治;(結合影片相關事例加以說明)

2)以封建土地所有制為基礎的封建等級制度;(以上以書本內容為例)

3)從精神上統治勞動人民。

(以《祥林嫂》為例)地主階級為了維護封建剝削制度,利用宗教迷信、封建道德、宗族觀念等給農民套上無形的精神枷鎖,束縛勞動人民的思想,讓人民老老實實地服從封建統治。

(四)封建社會的沒落

要點:

--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怎樣看待農民起義?(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1、 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

2、 怎樣看待農民起義:積極性:動搖封建統治,推動生產的發展;不足:農民是小生產者不是先進生產力和新的生產關系的代表,不可能推翻封建社會。(以李自成等為例)

3、 促進封建社會瓦解的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4、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出現:原因:生產力的發展(引入: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要與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等概念);形式:手工工場中的雇傭關系;意義:適應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發展要求,有強大的生命力,將最終取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

四、小結歸納:

一、 討論題:封建制度產生、發展和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從中可以得到哪些結論?(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

要點:(可引如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關系及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以提高學生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二、展示:(小黑板)

知識結構

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產生

封建社會的建立 封建制國家的建立

1、封建制的建立和 原因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生產力的發展 生產力發展的標志和主要表現

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剝削的基礎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具體形式

2、殘酷的封建剝削

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特點

封建等級制度

3、殘暴的封建統治 龐大的國家機器

無形的精神枷鎖

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

農民反抗地主階級的斗爭

4、封建制度的沒落 農民起義的意義和局限性

概念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 產生的過程和根本原因

封建制生產關系對資本主義發展的阻礙

五、教學目標 測試:(結合《伴你學》進行)

第一課 第四框 中國古代輝煌的科技文化

(教案)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獨領風騷的中國古代科技文化,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我國的文化遺產。

通過教學,鞏固學生所學知識。

能力目標

1、利用史料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辨別的能力。

2、重視自讀自悟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閱讀與理解能力和探究學習的能力。

3、在全面分析封建社會的基礎上,初步學會辨證、全面地看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知道中國古代科技文化的巨大成就,激發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的熱情。同時,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進而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我國今天的改革開放以及科教興國的基本國策,堅定社會主義信念。

【教學重點、難點】

中國古代科技文化的巨大成就是教學重點。

【教學方法】預習法、講解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圖表、投影片、投影儀。

【教學過程 】

一、溫故知新:復習前二課內容(展示投影片,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或補充)

投影片 :(一)

1、奴隸及奴隸主的產生

2、階級的含義以及階級的產生

3、奴隸社會形成的標志

4、國家的產生及其本質

5、奴隸制的建立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原因

6、奴隸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志

7、文字出現的意義

8、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分工的原因、意義

9、奴隸制生產關系的特點

10、奴隸社會的主要矛盾

11、奴隸社會是怎樣來統治奴隸的

12、奴隸社會后期奴隸制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發展的影響

投影片 :(二)

1、 封建制生產關系萌芽的產生過程

2、 封建社會形成的根本原因、標志

3、 封建社會發展的原因、表現

4、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點

5、 地主剝削農民的基礎

6、 封建制國家的本質

7、 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特點

8、 封建制國家的統治(政治、經濟)

9、 封建社會兩大對立階級和主要矛盾

二、自讀自悟

提示:(展示小黑板)

1、 我國古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2、 我國有哪些古代的文化成就?

3、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我國的文化遺產。

4、 我國古代的科技文化對我們今天現代化建設有什么重要啟示?(討論)

自讀要求:找出要點并在書本上做好標記;發現問題,做好提問的準備。

(開始自讀,教師檢查自讀情況)

三、講析釋疑 第四框 中國古代輝煌的科技文化

(一) 輝映全球的科技成就

問:輝映全球的科技成就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1、 四大發明

2、 其他發明

(說明:封建社會末期,封建王朝的閉關政策,使我國的科學技術停滯不前,逐步落后于西方)

(二) 燦爛的文化藝術

問: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藝術具體表現有哪些?(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1、 有成就的人物

2、 各家學說

3、 代表作品

問: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我國的文化遺產?(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

1、 積極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文化遺產

2、 抵制和批判愚昧落后的思想文化

學生討論:我國古代的科技文化對我們今天現代化建設有什么重要啟示?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結合書本歸納。學生言之有理,就給以鼓勵。)

四、歸納(略)

五、目標檢測:(結合《伴你學》進行)

六、預習作業 :(展示投影片、明確預習要求)

1、 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需要的兩個條件是什么?西方國家是怎樣取得的?

2、 爆發資產階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3、 英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各有什么意義?

4、 資本主義社會形成的標志是什么?

5、 資本主義民主的實質是什么?

6、 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是什么?

7、 什么是工業革命?

8、 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哪個國家?工業革命開始標志、完成標志是什么?

9、 工業革命有什么意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29127.html

相關閱讀:高中政治巧記政治常識
高一政治知識點
高中政治知識點:國際組織概觀
高三政治第一輪復習知識點總結:時代主題
2016年1月5日時事政治(國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