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句話正確闡述了( )
A.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的關系 B.金錢和人生價值的關系
C.個人活動和社會發展的關系 D.個人與他人、社會的關系
2.對孟子的上述觀點的正確理解是( )
①人的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是對立的 ②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③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人生價值的基本標志 ④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主要是精神貢獻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3.“你不奉獻我不奉獻誰來奉獻,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誰索取”,這句話反映的人生觀的道理是( )
A.奉獻和索取是對立的
B.奉獻和索取可以由個人的主觀動機來決定
C.索取是實現奉獻的前提和基礎
D.奉獻和索取是辨證統一的關系,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奉獻
4.人們常說“個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這句話體現的哲理是( )
A.個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界 B.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個人的活動
C.個人和社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D.社會比個人更重要
5.據統計,在埃及紅海的特大海難事故中,有一部分人因為海上自救才得以生還。“海上自救”表明( )
A.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界 B.人受自然規律的制約
C.人與動物一樣,也有自然欲求 D.人的社會性制約著人的自然性
6.“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這句詩包含的哲理是( )
①每一個人的活動都會作用于社會,都對社會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趥人活動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樣的人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雖死猶生、蹅人活動背離社會發展規律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樣的人雖生猶死,必然遭到人民的詛咒、懿煌娜松鷥r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和社會的發展起著不同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天下皆貧我獨富,我富也貧;天下皆富我亦富,此為真富”這種致富觀蘊涵的人生哲理是( )
①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主要是精神貢獻 ②人生價值是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蹖崿F人生價值首先要重視自我價值 ④個人活動離開社會發展是沒有意義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三百六十行,行行出。”主要說明了 ( )
A.要全面提高個人素質,在自己的崗位上埋頭苦干,發揮才智
B.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
C.要有的身體
D.要正確對待與失敗
9.《人民日報》曾發表文章,強調廣大青年要在服務社會的實踐中受、長才干、作貢獻。其中“作貢獻”( )
A.是指為人類創造物質財富 B.體現了人生價值真諦
C.說明人的“自私”的本性應當改變 D.表明奉獻可以離開索取而存在
10.上述材料中的“受教育,長才干”主要是指( )
A.人們應有較高的思想覺悟
B.為人民服務應成為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
C.人們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掌握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D.素質教育,這是提高個人素質的中心環節
11.有的存在心理障礙時,智能明顯下降,與同學關系不和諧,并覺得人生沒有意義。這說明( )
A.個人的素質包括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等方面,這些是相互聯系的
B.糾正心理偏差,最重要的是要樹立一定的信仰
C.在個人素質中,心理素質具有導向性和決定性作用
D.心理素質差的人,其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必然也差
12.北京市“再就業明星”王兆蘭說:“有黨和政府的關懷,有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加上我們個人的智慧和勇氣,就沒有過不了的難關,關鍵是找一條適合自己的路。”這段話說明( )
A.下崗為實現人生價值創造了機遇
B.有黨和政府的關懷就有再就業的機會
C.實現人生價值既要利用有利的客觀條件,又要創造必要的主觀條件
D.實現人生價值主要靠方方面面的支持
13.“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可能留給自己。”這是“抗非”期間許許多多抗非英雄的豪言壯語。它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 )
①人的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是相同的 ②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蹅人對社會的貢獻是人生價值的基本標志、軅人對社會的貢獻是先進人物的主要特色、輦人對社會的貢獻主要是精神貢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⑤
14.用金錢和財富作為衡量人生價值尺度是錯誤的,其理論原因是( )
A.把人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混為一談 B.把人的自然性和社會性混為一談
C.把自私與正當的個人利益混為一談 D.把人生價值和商品價值混為一談
15.兩位民警為搶救違規穿越鐵路遇險的人而不幸犧牲,被救者卻逃之夭夭。在這一事例中,兩位民警的行為體現了( )
A.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B.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
C.精神價值可以轉化為物質價值 D.實現人生價值需要自覺遵守紀律
16.上述事例中,被救者的行為表明( )
A.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需要他人的幫助
B.個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C.極端個人主義會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
D.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高于個人的利益
17.有人認為,世界上任何人,上至英雄豪杰,下至黎民百姓,都有個人利益問題,而人們追求個人利益就是“自私”。這種觀點 ( )
A.是正確的,因為人同動物一樣都有自然欲求
B.是錯誤的,把人們追求個人利益與自私混為一談
C.是正確的,因為追求個人利益都是為了滿足個人私利
D.是錯誤的,因為英雄豪杰是不需要個人利益的
二、不定項選擇題:
18.易卜生在給朋友的信中說:“你要想有益于社會,最好的辦法莫如把你自己這塊材料鑄成器。”這表明( )
A.人生價值的實現必須有良好的社會環境
B.人生價值的實現有賴于人的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
C.若要實現社會價值最好先實現自我價值
D.人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是統一的
19.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對教育事業忠心耿耿,他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者,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這說明 ( )
A.人生價值在于對社會的奉獻
B.人生價值不同與商品價值
C.精神貢獻是衡量人生價值的重要方面
D.精神價值可以轉化為物質價值
20.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慶祝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會上軍委主席江澤民向楊利偉授予“航天英雄”的光榮稱號 高中化學,并向他頒發了“航天功勛獎章”表彰他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的貢獻。這體現了( )
A.社會對個人的尊重與滿足 B.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C.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主要是物質貢獻 D.人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
21.對貢獻與索取關系的正確理解是 ( )
A.相互聯系,密不可分 B.貢獻是索取的基礎
C.索取有助于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D.貢獻與索取互為消長的關系
22.在獲得金錢的手段方面,屬于正當、合法的范圍的有( )
A.自己辛勤勞動所得的報酬 B.走私販私,坑蒙拐騙
C.股票收益和企業債券收益 D.銀行存款的利息
23.江蘇南通的“莫文隋現象”聞名全國。其中有一位,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能掙會花也是一種時尚。能合法掙錢,說明你有本事;錢花在自己身上,顯示出生活的瀟灑;花在別人身上,能體現出人生的意義。”這段話說明( )
A.金錢與人生有著密切的關系
B.金錢是衡量人生價值的唯一尺度
C.金錢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不是人生價值的決定因素
D.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奉獻
24.下列對金錢的認識正確的是 ( )
A.金錢是流通手段,本身無是非之分,善惡之別
B.金錢是人生幸福的重要的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物質保證
C.金錢是社會財富的象征,是國家發展經濟、科學、教育所不可缺少的條件
D.金錢是萬惡之源
2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從人生觀角度主要說明( )
A.人生價值的實現必須有良好的社會環境
B.人生價值的實現有賴于人的自身素質的提高
C.要實現社會價值最好先實現自我價值
D.人生價值的實現主要依賴于外部環境
三、簡答題:
26.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正確運用物質利益原則,反對只講金錢不講道德的錯誤傾向,在實踐中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規范,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與思想保證。”
結合上述材料談談我們青少年應樹立怎樣的金錢觀?
27.“將自己辛勤勞動、合法經營得到的收人,用于自己的合理消費和社會公益事業,既能顯示生活瀟灑,又能體現人生的意義。”簡述這一觀點的合理性。
四、辨析題:
28.人獲得金錢越多,其人生價值就越大。
29.背景:有位老人節衣縮食13年,用節省下來的數萬元資助了40多名貧困學生,其中包括10名生。令人困惑的是,有的受助學生只是心安理得地收受老人的錢,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不僅從不露面,甚至連一封感謝或問候的信都不寫。
辨題:沒有回報的道德活動是沒有意義的。
五、論述題:
30.材料:被稱為當代的畢?的王選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給他500萬元作為獎勵,同時,北京大學拿出500萬元重獎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王選院士。兩個500萬元對王選來說,不是自己一生印象最深的獎勵,他說:小學五年級獲得的品德優秀生獎是他一生第一次獲獎,也是永生難忘的一個獎勵,他由此懂得了團隊精神和人品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閱讀材料,運用哲學常識回答下列問題:
⑴ 結合王選院士的事跡,談談人生真正的價值是什么,為什么。
(2)結合王選院士的事跡,談談青年學生怎樣走上成才之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7355.html
相關閱讀:2016年1月5日時事政治(國內)
高中政治知識點:國際組織概觀
高一政治知識點
高中政治巧記政治常識
高三政治第一輪復習知識點總結:時代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