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認清基本國情 導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政治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以下是政治網為您推薦的認清基本國情 導學案,希望本篇文章對您學習有所幫助。

認清基本國情 導學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掌握目標:

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階段的主要矛盾,高舉旗幟、開創未來。

2.能力發展目標: 具有一定的科學思維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學科書面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目標:

在正確認識我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上, 明確現階段的主要矛盾, 高舉旗幟、開創未來。

二.重,難點:

我國最基本國情, 現階段的主要矛盾, 高舉旗幟、開創未來。

三.教學過程:

導入:單元知識盤點.

(一)知識講解

1.日益強大的祖國: 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中國形象已經為國際社會所公認。

2。我國還屬于發展中國家,仍然面臨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

3.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

4.我國的最基本國情是: ;具體表現為: ;

;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時間是:

5.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1. 國家的根本任務是:

7.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

8.面對更多的急流險灘,應對更多的風險挑戰,要讓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高歌向前,必須

(二)學生自由識記 (5-6分鐘)

(三)活動探究,小組討論

討論一:P32頁 ; 討論二:P33頁; 討論三:P34頁; 討論四:P35頁;

(學生代表發言,教師點評)

(四)練習鞏固:

Ⅰ.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

1.我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最近的研究報告指出,目前中國經濟現代化水平相當于1858年的英國,1892年的美國,1957年的日本經濟現代化水平。這則材料表明 ( )

A.我國永遠也趕不上發達國家; B.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一直不高;

C.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還大不到小康; D.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下列關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它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 ②它是指從新中國成立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段時期; ③它指明了我國的社會性質和所處的歷史階段;

④它是由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所決定的

A. ① ③; B. ② ④; C。① ④; D. ② ③.

3 . 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決定了國家的根本任務是( )

A.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 B.引導人民群眾降低物質文化需求;

C.實現人口、資源、環境和諧發展; D.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

4.下列選項中,能直接反映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的是( )

A.上海獲得2010年世界博覽會舉辦權; B.我國邊遠地區還有部分人口沒有解決溫飽問題;

C.神州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D.中國水稻基因組的工作在美國發表.

5.2006年3月14日,溫家寶總理評價自己就任總理三年期間的工作時說:我最覺得痛心的問題是在我這三年的工作中,還沒能夠把人民最關心的醫療、上學、住房,安全等各方面問題解決得更好。 溫家寶總理的拳拳之心表明( )

A.我國已經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 B。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沒有得到提高; C。我國人民的溫飽問題還沒有解決; D。我國政府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Ⅱ.主觀題:

6.材料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發展狀況:

年份(年) 1978 1997 2001 2006

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3624 74772 95933 136515

材料二:截至2002年,每10萬人口中科學家和工程師人數我國為454人,而日本為4909人,美國為3676人。在科技工人中,我國高級技工占3.5%,而發達國家為40%左右;2000年美國硅谷的產值是5000億元,相當于我國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而我國企業500強的收入總額僅相當于世界500強前3名之和的80%。

中國強大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已不再是初級階段了。請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談談你對這一觀點的看法. (9分)

教后反思:

第三課 認清基本國情 導學案

二.黨的基本路線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掌握目標:

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以及制定基本路線的客觀依據;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2.能力發展目標: 具有一定的科學思維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學科書面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目標:

能夠堅持和擁護黨的基本路線,能夠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系。

二.重,難點:

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和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導入: 課題中的關鍵詞和資料22頁例1

(一)知識講解

1. 制定黨的基本路線的客觀依據是:

2。黨的基本路線的內容是

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 即:

3.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原因是:

4.四項基本原則是 的政治基礎,是 的政治保證。

5.改革的性質和目的是:

6. 實行 是我國必須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7.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要

8.如何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9.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系:改革是 ,

發展是 ,穩定是

(二)學生自由識記 (5-6分鐘)

(三)活動探究,小組討論

討論一:P38頁 ; 討論二:P39頁;

(學生代表發言,教師點評)

(四)練習鞏固:

Ⅰ.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

1.下列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

① 初級階段 ② 基本國情 ③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④ 基本路線

□ □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①②③; D. ②①③④.

2.我國的立國之本是( )

A.改革開放; B.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C.一國兩制; D. 四項基本原則.

3 . 從現在起,我們將開始實施現代化建設的第三步戰略部署。從溫飽到小康是中國經濟?社會的一次深刻變革;從 小康到中等發達?基本實現現代化,更是一次偉大的歷史性飛躍。據此回答(1),(2)題。

(1).實現這一歷史性飛躍的動力是( )

A.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 B.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C.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D.大力發展生產力.

(2). 從 小康到中等發達,這期間我國 ( )

A.仍將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B.將全面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C.將過渡到社會主義發達階段;D.將完全實現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

4.把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要 ( )

A.堅持以文化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

C.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D. 堅持改革開放.

5.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黨制定基本路線的依據有( )

①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② 我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改革是發展的最終目的 ④我國基本國情和歷史任務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Ⅱ.主觀題:

6.材料:1997年世界銀行在《崛起的中國》的報告中指出:改革改變了中國經濟的增長進程,在過去的15年中,中國經濟增長了4倍,這一速度比多數國家發展處期都要快。

請運用所學知識, 結合上述材料, 談談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之間的關系。(8分)

教后反思:

第三課 認清基本國情

第3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知識目標: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緣關系;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維護民族團結。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從中得出結論的能力。

(2)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維護各民族的團結、促進祖國統一,最終要落實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具體行動中。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引導學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促進民族團結,在日常行動中自覺做到三個尊重從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強學生維護祖國統一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教學難點: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課前準備:收集個別國家和極少數分裂分子企圖利用民族問題分裂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相關材料。

當今國際社會涉及種族沖突、國家解體的事件,并思考這些事件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教學過程

三、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板書)

(一)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板書)

閱讀教材P41上的圖,回答其中的問題。

1、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板書)

問題1:為什么說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答:① 我國有56 個民族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② 從遙遠的古代開始,我國各民族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塊疆域遼闊的大地上,歷經幾千年的民族遷徙、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了今天中國的民族面貌;③ 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漢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對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經過長期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緣關系。)

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

【各民族之間的關系是親密無間的,用江澤民同志的三個離不開(即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來闡述新形勢下鞏固和發展民族關系的重要性。】

(二)共同澆灌民族團結之花(板書)

活動2:閱讀教材P42上的表格并完成填空

(答:各民族在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使用自己的語言文字,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等方面具有平等的權利。)

1、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板書):

民族平等,團結和繁榮(閱讀教材上的相關鏈接。再從法律的角度加以闡述)

活動3:我們在生活中還可以為民族團結做些什么?

(答:關心少數民族同學,學習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了解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并注意尊重少數民族同學的風俗習慣,和他們一起慶祝他們的傳統節日等。)

2、自覺維護民族團結

(既是國家的事,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要做到三個尊重)

問題2: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建立了什么樣的基本政治制度?正確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什么?如何做到維護民族團結?

(①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②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時代,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作為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載人了憲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③維護民族團結,既是國家的事,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自覺履行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

(三)實現祖國和平統一

(從兩幅圖案入手,了解并體會祖國統一及一國兩制)

1、結成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板書)

(教師講述愛國統一戰線的內涵,并用香港、澳門回歸后實行的制度的事例,來說明祖國統一的基本方針。)

2、實現祖國統一的基本方針(板書)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問題3:實現祖國統一的基本方針是什么?它的含義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何重大意義?

(答:①為了最終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黨和政府制定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基本方針,這一本方針簡稱為一國兩制。②含義:一個國家,是指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必須完整,不容分割,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必須完整,不容分割,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兩種制度,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③意義:一國兩制的提出,有利于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利于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的繁榮、穩定和發展。)

問題4:港澳回歸以來,一國兩制的實踐日益豐富。這說明了什么?

(答:這說明:① 一國兩制方針是完全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②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方針,保持了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繁榮、穩定和發展。)

3、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板書):一國兩制

(并明確告訴學生:)

堅持一個原則是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板書)

問題5: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什么?解決臺灣問題,實現栩國憲全統一的具體方式是什么?

(答:①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②我們遵循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洲.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貫徹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反對臺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課后練習:

1、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建立了什么樣的基本政治制度?正確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什么?如何做到維護民族團結?

2、實現祖國統一的基本方針是什么?它的含義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何重大意義?

3、港澳回歸以來,一國兩制的實踐日益豐富。這說明了什么?

4、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什么?解決臺灣問題,實現栩國憲全統一的具體方式是什

政治網作文頻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69370.html

相關閱讀:高三政治第一輪復習知識點總結:時代主題
高中政治巧記政治常識
高中政治知識點:國際組織概觀
高一政治知識點
2016年1月5日時事政治(國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