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詩文大家余光中
學富五車的人可以妙趣橫生嗎?
儒雅冷靜的人可以豪情萬丈嗎?
矮小的人可以巨大嗎?
水火可以同源嗎?
可以。余光中就是這樣一組奇妙的矛盾。
身高不過五尺三寸,體重不足
公斤
全身每一錢都是腦”
,大女婿私下戲稱他為“
小巨人”
。女兒姍姍說:“
父親那種外斂而內溢的個性,似乎一座冰封的火山,只有在筆端引爆才安全。”
平時謹言慎行,自律甚嚴,寫作時宛如苦行僧,不煙不酒,只要一杯紅茶或普洱苦茶。他的生活,距離清教徒可能不遠,他是那種隨時保持冷靜的人。他說他的書房非常斯巴達,并非藝術之宮、象牙之塔,而是苦練之地;又說他的書桌是繆斯接生的手術臺。
這樣潛心苦讀的人,卻也是極端浪漫的。他看花事,總是“
看到絕望才離開”
。他追逐美景,神魂顛倒,思果曾目睹他“
為了追捕淡水河堤上日落前的片刻景致,趕著開車前去,神魂都貫注進去了,口中還喃喃有詞,有些恍惚,怪不得他詩思那么妙”
。他是個唯美主義者,對于美的人、事、物,品味十分敏感,他的耳目所接,常成妙諦,美不勝收。他自稱是“
藝術的多妻主義者”
。
梁錫華說他“
平常是冷靜明澈像一泓秋水的人物”
。楊牧早就以“
冷靜文明”
一詞來形容他,但是他熱情起來,可以和朋友暢談深宵,心情一好,就妙語如珠,讓人應接不暇。
不過,據黃國彬的觀察,“
在一般的場合,余光中說話不多,碰見話不投機的人,更常常正襟危坐,態度頗為嚴肅,完全遵守荀子的忠告……
可是,一旦置身于可與言的朋友之間,他就會慷慨地打開話匣,展現里面的珠璣了。”
余光中在《娓娓與喋喋》一文中曾說,“
朋友之間無所用心的閑談,如果兩人的識見相當,而又彼此欣賞,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
真正的知己,就算是脈脈相對,無聲也勝似有聲。”
所以在宴會上,不幸和俗人相鄰而坐,偏偏對方又喋喋不休,詩人就會“
恨不得他忽然被魚刺梗住”
。
西班牙哲人桑塔耶納說:“
雄辯滔滔是民主的藝術,清談娓娓的藝術卻屬于貴族。”
余光中向往的顯然是品位上的貴族的娓娓了。
余光中的字典里似乎沒有“
馬虎”
兩個字,不論他做什么,即使是娛樂,都要全神貫注。他不懂為什么有人能夠一面聽音樂,一面讀書。在余家,平常是聽不到音樂的。他說:“
為了對音樂家的尊敬,聽音樂就該正襟危坐,聚精會神。”
所謂“
背景音樂”
在余家是不受歡迎的。
以此類推,余光中做任何事情,都抱持同樣的態度。姍姍說:“
爸爸是不容許有錯誤的人。”
文章不能出錯,生活不能出錯,品德不能出錯。他是個完美主義者。
余光中,這位詩文大家,有一天,中國亦以他的名字為榮。
1
、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4
分)
A
.余光中既儒雅冷靜又豪情萬丈,身材矮小又是文學巨人,作者認為這在余光中身上就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矛盾體,感到無法理解。
B
.余光中說他的書房是苦練之地,書桌是繆斯接生的手術臺,是因為他以苦行僧般的狀態寫作,并創作出大量的作品。
C
.余光中的女兒姍姍與父親朝夕相處,所以非常了解他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對余光中的評價也是非常準確到位的。
D
.“
有一天,中國亦將以他的名字為榮”
,說明了余光中的自信,他相信自己將來會成為一位創作最為豐富的文學大師。
E
.余光中對自己的要求十分嚴格,是個唯美主義者,也是個在文章、生活、品德等諸多方面的完美主義者。
2
、余光中是怎樣對待與人交往談話的?從中可以看出余光中怎樣的特點?請簡要分析(6
分)
3
、余光中為什么自稱為“
藝術的多妻主義者”
?結合文章分析。(6
分)
4
、有人認為余光中是個完美主義者,也有人認為余光中是個不合時宜的書生氣十足的人,你怎樣看?結合原文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8
分)
參考答案:
1
、BE
(4
分)(A
、作者并不認為余光中是無法理解的,把一些看起來似乎矛盾的現象放在一起,是為了凸顯余光中的形象特征;C
、“
朝夕相處,了解細節”
無中生有D
、不是為了表現傳主的自信,而是對他的高度評價、認可)
2
、碰見話不投機的人,便正襟危坐,態度嚴肅,不與之交談;遇到“
可與言的朋友”
,便口角生風,熱情非常,妙語連珠,慷慨打開話匣子,即使無言也可盡興。(3
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余光中是一個既冷靜又熱情,喜歡有品位的談話的,坦誠、真誠、直率的人。他希望朋友之間的談話是不設防的,是無所用心的,足見其坦誠;他追求見識相當、彼此欣賞的交談,追求與真正的知己交談,不希望和俗人交談。(3
分)
3
、“
多妻主義”
是用了比喻的手法(2
分),表現余光中耳目所接,只要是美的,無論是人、事、物,都十分敏感,十分感興趣,這也是他藝術上唯美主義的表現。(4
分)
4
、 同意觀點一:余光中是個完美主義者。
闡發要點:①
他在寫作上追求完美,創作了大量優秀作品;②
生活中傾向淡泊、寧靜,做什么事都不馬虎,全神貫注,不能出錯;③
喜歡與有品位的人談話,遇到話不投機的俗人則正襟危坐。
同意觀點二:余光中也確實表現出了一個不合時宜的書生氣十足的人。 闡發要點:①
在這個五光十色的時代,人的生活是多樣的,有人喜歡邊聽音樂邊讀書,也是可以理解的;②
人需要寧靜,也需要宣泄,余光中的生活因其追求完美而顯得過于單一。③
人需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尤其是作家,拓展交際圈對增加自己的生活體驗也很有好處(5
分)(言之成理即可,但不能離開原文去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94855.html
相關閱讀:《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傳說……》閱讀答案
《撿硬幣的男孩》閱讀答案
《我的鄰居吳冠中》閱讀
《霍達:社會的良心,時代的秘書》閱讀答案
《八月十日燈下所記》閱讀答案及評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