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地質學家翁文灝的科學生涯,多半是在路上。上世紀20代,甘肅發生8.5級特大地震,他帶著病,坐上騾車,完成了中國科學家對地震現場的第一次考察。作為中國地質科學的開創者,這個來自浙江的小個子經常手足并用,“爬過從沒有路的路”。他在野外考察時,不是步行,就是騎毛驢。在人煙稀少的礦區考察,隨身背的柳條包里還總帶著鑿子和礦石。當時的知識分子,許多埋頭于書齋做學問,翁文灝卻把“擔斧入山,披荊斬棘”當成科學研究者的本分。他和同時代的一批先行者,將這一傳統深深植入當時的中國科學界。直到不久前,北京大學一名輕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實地考察的技巧時,仍然忍不住一邊感嘆浮躁時代里踐行者越來越少,一邊懷念起翁文灝。
而此時,“翁文灝”在哪里?北京市兵馬司胡同15號院的2層小樓,一條昏暗嘈雜的走廊里,搬開積滿厚厚灰塵的垃圾和紙箱,在一面斑駁的黑板上,依稀看得見刻有“翁文灝”三個字。
這里曾是翁文灝擔任所長的“地質調查所”辦公地點。離小樓不遠,就是熱鬧的西單市場,與陳寅恪、粱思成并稱為當時三大國寶級人物的翁文灝,和他領導的中國最早的科研機構,在熱鬧中保持著靜默。而就在約90前,這個人曾參與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的一道奇觀”。當時,很少有人知道地質學到底是干什的,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就曾因招不到學生而停辦。翁文灝卻于1913奮而發起成立地質調查所,并將其辦成“中國第一個名副其實的科學研究機構”,成為中國現代科學的源頭。
中央研究院評出的第一批院士里,地學界的6位院士中,有4位出自這個調查所。有評價稱:“地質調查所的成績,在(上世紀)二三十代,在中國科學事業中,確是一顆明珠。”作為先行者,翁文灝和同事們幾乎每一次調查和每一篇學術文章,都在創造“第一”。他的《甘肅地震考》是中國地震科學考察的序幕,確立了比較接近事實的地震帶分布。他創立了“燕山運動說”,撰寫了《中國東部中生代造山運動》。他廣泛進行地質、礦產勘察,組織地質學家進行中國地質科學史上的首次油地質實地考察。從無到有的中國地質學,在翁文灝們的努力下,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高潮,令國際學界刮目相看。而這一段中國科學思想史上很難再現的輝煌,則是在一步一步的考察途中慢慢寫就。以實地調查為宗,室內研究為輔。”這是地質調查所一開始就定下的規矩。地質調查所的同事還記得,翁文灝甚至希望“所有搞地質的人都要下礦井看一看”。在他的主持下,地址調查員們背著經緯儀和無線電收報機,一點點測繪地質圖。在路上,有人用毛驢代步,有人干脆推著獨輪手推車趕路。在找到北京周口店有原始人存在的證據之前,許多人先后放棄了挖掘,只有翁文灝堅持要求調查員裴文中“身居陋室,白天挖掘,夜晚挑燈自修”,最終發現了“北京猿人”頭骨。人們驚異地發現,“中國地質學如火山噴發般一下子冒出來”。而翁文灝領導的地質調查所,被稱作在1949以前的歲月里“中國人偉大的驕傲”。這個驕傲似乎漸漸被埋沒。“文革”前期,一戶姓鄭的普通人家,搬到已成為招待所的地質調查所辦公樓。曾經的黃色小樓被刷成青灰色,房間被隔斷,變成住宅。而如今,這里的樓道潮濕骯臟,院子里種滿葡萄和柿樹,甚至在大白天,也能看見黃鼠狼來回奔跑。
關于翁文灝的記憶也越來越稀少。當人們意識到他的重要,試圖再現他的風采時,除了他的一篇篇論文和種種科學成就,關于這個“人”的描述,很難見到。能找到的描述,處處顯示出這位科學家鐘情山野。其中有這樣一個細節:在老家寧波時,翁文灝往往孤身一人,身著長衫,徘徊在田間阡陌之中。
(選自《中國青報》,有刪改)
相關鏈接
翁文灝(1889-1971)字詠霓,浙江鄞縣(今屬寧波)人。翁文灝出生于紳商家庭,清末留學比利時,專攻地質學,獲理學博士學位,于1912回國。是民國時期著名學者,中國早期的最著名地質學家。對中國地質學教育、礦產開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杰出貢獻。是中國第一位地質學博士、中國第一本《地質學講義》的編寫者、第一位撰寫中國礦產志的中國學者、中國第一張著色全國地質圖的編制者、中國第一位考查地震災害并出版地震專著的學者、第一份《中國礦業紀要》的創辦者之一、第一位代表中國出席國際地質會議的地質學者、第一位系統而科學地研究中國山脈的中國學者、第一位對中國煤炭按其化學成分進行分類的學者、燕山運動及與之有關的巖漿活動和金屬礦床形成理論的首創者、開發中國第一個油田的組織領導者。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A.地質學家翁文灝的科學生涯多半是“在路上”,實際上是說他與許多埋頭于書齋做學問的知識分子不一樣,而注重實地考察,凸顯其勇于開拓的精神。
B.“與陳寅恪、粱思成并稱為當時三大國寶級人物的翁文灝”“地質調查所的成績~…在中國科學事業中,確是一顆明珠”引用的評價蘊含褒貶之情。
C.曾為翁文灝擔任所長的“地質調查所”辦公地點的小樓一直保持著靜默,不遠處是熱鬧的西單市場,由此可見翁文灝及其科研機構的被冷落、被遺忘。
D.中國地質學在翁文灝的努力下,從無到有,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高潮,令國際學界刮目相看,甚至給中國科學思想史帶來一段難得的輝煌歲月。
E.“中國地質學如火山噴發般一下子冒出來”一句以火山噴發來比喻中國地質學的蓬勃發展,形象而夸張地表現“北京猿人”的發現的巨大影響。
(2)作為中國地質科學的開創者,翁文灝有哪些重大貢獻?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3)文章最后一段的畫線句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4)作者在文中并沒有直接評價人物,但感情傾向明顯。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是怎樣表達的?(8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96099.html
相關閱讀:《八月十日燈下所記》閱讀答案及評分標準
《霍達:社會的良心,時代的秘書》閱讀答案
《我的鄰居吳冠中》閱讀
《撿硬幣的男孩》閱讀答案
《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傳說……》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