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可以這樣來看,它是一個潛移默化、厚積薄發的過程;瘜W網編輯了化學寒假作業:下冊,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10?的葡萄糖水溶液應由下列何者組成?
(A)10公克葡萄糖與100公克水 (B)10公克葡萄糖與90公克水
(C)180公克葡萄糖與100mL水 (D)90公克葡萄糖與10公克水。
答案詳解 B
重量百分濃度為每100公克溶液中所含溶質的公克數。
( )有一酸性溶液100mL,其〔 〕= M,欲使其pH值變成3,則需要加入多少公升的水來稀釋?
(A)10 (B)0.9 (C)9.9 (D)(4)9。
答案詳解C
設需要加入x公升水稀釋,則 =(0.1× )÷(0.1+x),x=9.9公升。
( )辨別某化合物是不是電解質,最簡單的方法為何?
(A)加入水中溶解后是否可導電 (B)燃燒時是否產生二氧化碳
(C)熔化時,熔點是否固定 (D)是否可食用。
答案詳解 A
若某化合物不是電解質,則其溶于水后,其水溶液無法導電。
( )甲溶液:pH=4;乙溶液:pH=6,則哪一溶液的〔 〕較大?
(A)甲較大 (B)乙較大 (C)兩者相等 (D)條件不足,無法比較。
答案詳解 A
甲溶液:pH=4,即〔 〕=10 M,乙溶液:pH=6,即〔 〕=10 M;故甲溶液的〔 〕較大。
( )日常生活中,哪一個現象沒有牽涉酸堿中和反應?
(A)下雨前,天氣非常悶熱 (B)胃酸過多吃小蘇打餅干,可以減緩不舒服的感覺
(C)被昆蟲叮咬后涂上氨水減輕疼痛 (D)農夫燃燒稻草,將草灰再翻入農地中。
答案詳解 A
下雨之前悶熱乃是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放出熱量所致。
( )酸堿中和反應中,若產生1莫耳水便伴隨13.4kcal的熱量使溫度發生變化,則當0.05M的硫酸200mL與0.025M氫氧化鈉800mL酸堿中和后,錐形瓶的溫度變化為何?(溶液密度與比熱與水相同)
(A)約下降0.25℃ (B)約上升0.25℃ (C)約下降0.5℃ (D)約上升0.5℃。
答案詳解 C
酸堿中和放熱產生0.02莫耳的水,(0.02×13400)=268cal的熱量,由H=msT,268=(200+800)×1×T,T=0.268,故溫度上升0.268℃。
( )將稀鹽酸慢慢滴入含有廣用試劑的氫氧化鈉水溶液中進行中和反應實驗,若將完全中和的溶液倒入蒸發皿中加熱,當水分完全蒸干后,蒸發皿中會留下什么東西?
(A)白色的氯化鈉晶體 (B)綠色的氯化鈉晶體 (C)紅色的碳酸鈉晶體 (D)藍色的碳酸鈉晶體。
答案詳解 A
稀鹽酸中的氯離子與氫氧化鈉中的鈉離子結合成氯化鈉晶體。
( )下列關于電解質的敘述何者正確?
(A)電解質必為混合物,淳物質不是電解質 (B)凡溶于水可導電的物質必為電解質
(C)電解質水溶液不為電中性 (D)酒精為電解質。
答案詳解 B
( )實驗室中有蔗糖及食鹽水溶液,則下列哪個實驗可以區別兩種溶液?
(A)測量導電度 (B)測量pH值 (C)加入本氏液后比較顏色 (D)通入二氧化碳。
答案詳解 B
希望同學們能夠認真閱讀這份化學寒假作業:下冊,努力提高自己的化學水平,取得好的成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605802.html
相關閱讀:高一年級化學選修四知識點
不要讓高考倒計時牌打亂了考生的心態
學年度高考化學答題技巧
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的發展
高中學習計劃早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