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南部的瑞典,是一個美麗的多湖泊國家。8.5萬多個是由于冰川作用而形成。湖水清洌,風光美麗,魚群在水中嬉戲。可是,禍從天降。自60年代初,瑞典緊靠波羅的海西部沿岸一帶的不少湖泊中,有不少魚類不明原因地死去。后來,這種可怕的現象在斯堪的納維亞及其他地區也相繼出現。一半的湖泊不見了魚影,近兩萬個湖泊水質嚴重酸化,魚類在作垂死掙扎。另外,還有450萬方木材也莫名其妙地化為烏有。
地處中歐的德國西部,本來生長著茂密的黑松林,可是近10年來,松樹紛紛枯死,受害森林占其森林面積的8%,木材產量銳減一半。其他中歐國家的森林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枯死的森林已超過100萬公頃。
西歐的英國、西南歐的意大利、巴爾干半島上的希臘也出現了一些怪現象。倫敦特拉法加廣場上的查理一世塑像,銹跡斑斑,成了 *** 子;意大利羅馬科洛西姆斗獸場以及希臘雅典巴特農神廟等古跡,也斑斑點點,坑坑洼洼,被腐蝕得很重,有的則風化崩塌。
在北美,美國和加拿大交界地區的1500多個大大小小的湖泊中,有500個出現了與瑞典類似的情況,魚類瀕臨絕跡。
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死魚的原因是湖水含酸量過高。而湖水酸化的原因是“酸雨”在作怪。樹木枯死,木材、建筑物遭腐蝕也是“酸雨”造成的。因而,人們將“酸雨”稱作“游蕩在天空中的死神”。
那么,“死神”從何而來呢?
科學家研究證明,“酸雨”的產生與大氣污染密切相關。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各國工業發展迅猛,尤其是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F在,每年排入大氣中的硫化物、氮化物可高達3000萬噸。這些污染物在大氣環流的作用下,可以飄洋過海,飛到幾千里之外的空中,并且在飄移的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硫酸鹽。這種化合物與雨雪相遇,便生成“酸雨”或“酸雪”落到地面上來。
酸雨中由于含有過量的硫酸鹽,落到哪里便在哪里造成危害。進入80年代之后,我國也有不少受到酸雨的危害。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量燃燒炭。四川、貴州等省份,80年代都降過酸雨,江浙等地區近年也不時降下酸雨。1997年11月中下旬,濟南連續三次彌天大霧,造成強污染,尤其是最后一次空氣污染達到了極點。環保部門檢測,大霧中水氣酸度PH值達到3.78,氮化物、二氧化硫嚴重超標,降下一場“酸雨”。這場酸雨對城市建筑物的金屬物件會形成腐蝕,也可能危害到植物。
大氣污染不是不可逆轉的。近年,全球減少酸雨運動使歐洲大部分地區的湖泊和河流沉積物量大為減少。只要認識到污染的危害性,采取有力措施,大氣環境是可以改善的,污染的危害是可以減輕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707632.html
相關閱讀: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的發展
高一年級化學選修四知識點
高中學習計劃早制定
不要讓高考倒計時牌打亂了考生的心態
學年度高考化學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