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物質溶解在另一種物質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質和溶劑的性質有關。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溶劑里的溶解性不相同,不同種物質在同一種溶劑里的溶解性也不相同。溶解性粗略地、定性地表示物質的溶解能力。而溶解度精確地、定量地衡量物質溶解性的大小。
使用溶液概念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1.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無色。例如,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硫酸鐵溶液是黃色的,還有其他許多物質的溶液,分別呈現不同的顏色。
2.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溶液的質量等于溶質質量和溶劑質量之和。但溶液體積不等于溶質體積和溶劑體積之和,這是受到分子間的間隔的影響。
3.有些物質是由于發生了化學變化而溶解的,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質是反應后的生成物。例如,將鋅與適量稀硫酸反應,鋅逐漸溶解,但形成的溶液中溶質是硫酸鋅,而不是鋅。也就是說,形成的溶液是硫酸鋅的水溶液,而不是鋅的硫酸溶液。又如,碳酸鈣溶于稀鹽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鈣。還有將藍礬(膽礬)溶于水時,形成的溶液中溶質是硫酸銅,而不是膽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729489.html
相關閱讀:高一年級化學選修四知識點
學年度高考化學答題技巧
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的發展
高中學習計劃早制定
不要讓高考倒計時牌打亂了考生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