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主學習法。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充分發揮個體主觀能動性而進行的創新性學習。即學習過程呈現自主、主動、創新相互依存的三個層次。
。保灾鲗W習的特征。
自主學習的基本特征是預期性、參與性與創新性。(1)預期性。學生進行創新學習,既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主動規劃和安排自己的學習,又要在大量信息面前,具有捕捉信息、敏銳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并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分類、整理。(2)參與性。學生參與集體生活,和集體成員相互協作、互相尊重,對社會有強烈的責任感、義務感。(3)創新性。學生不滿足于獲得現成的答案或結果,對所學習的內容能展開獨立思考,進行多向思維,創造性地探索新的問題。
2.自主學習的步驟。
自主學習強調學生在反復實踐中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中小學生一般可按這樣四個步驟來進行。第一,自學生疑。此步驟是整個自主學習訓練的第一步。學生通過自學,發現自己能力范圍所不能解決的問題,這就是質疑。第二,合作質疑。合作學習有兩種基本形式:一是小組合作交流;二是全班合作交流。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提出個人的疑難問題,簡單的立即解決,較重要和較難點的問題,經過認真篩選,讓全班同學討論。篩選問題的形式不僅是選擇,還可以是完善、合并、修正說法等。第三,歸納釋疑。創新學習提倡學生要對知識本身作深入探討,了解來龍去脈,悟出它們之間深層的聯系。除此之外,還應對學習方法進行歸納、改進,提出獨特的見解。第四,鞏固拓展。鞏固是對學習知識的嘗試記憶,嘗試不僅有練習這一種形式,更重要的是在實踐中運用,在反思中調整,查漏、補缺,并能結合現實的情況,深化發展。
二、問題學習法。
問題學習,就是學生能帶著問題學習,并不斷尋找信息,提出解決問題方案的學習。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學家對“問題”研究論述較多,但實際上,學生能真正使用“問題”學習的卻不多見。原因是多方面的,其關鍵是考試評價的影響。學生往往為了追求考試有好的成績,覺得背誦記憶省時省力,于是提問就少了,久而久之,難以養成提問的習慣。楊振寧博士對中美教育進行比較時曾經談到,中國學生有囿于書本、缺乏獨立思考和提問的缺點,1997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朱棣文教授也有類似的評價。
。保畣栴}學習的特征。
(1)問題心理傾向性。是指學生在心理上有想提問題的欲望。問題學習,需要學生克服自卑心理,有提問題的意識和勇氣。(2)問題構成目的性。指學生提出一個問題,總是從要解決什么樣的事入手。(3)問題要素開放性。構成一個問題,要具有“三要素”,即問題的條件、問題的結論和條件到結論間的一定的思維距離問題。要素開放性,主要是指問題的條件或問題的結論開放。
。玻畣栴}學習的一般步驟。
(1)醞釀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就某些內容產生疑問,經過一定時間的準備,可提出問題。(2)發現問題。從發現問題的過程看,它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現問題的過程不僅包含學生的知識素養,也依據于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發現問題要有最近的學習空間距(認知“沖突”);從自然現象中或者觀察實驗現象時發現問題。(3)明確問題。學生明確“問題”,既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嘗試、不斷探索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自己界定問題的存在,自主地分析問題情景,自主地構建解題思路和策略,有意識地進行自我監控。(4)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是尋找和接受信息、回憶知識和方法、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是一種較高層次的定向活動。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積極圍繞問題進行思維,最終構建和完善解題方案直至解決問題。
三、開放學習法。
開放學習是針對傳統的課堂教學而言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其教學活動不局限在教室,可為學生提供參觀、實踐場所,準備必要的圖書資料、學習器材等。學生不分年級也不按能力分組,而是按各自的興趣和需要,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進度和內容。教師的任務是創造一種學生喜愛的環境,并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建議和幫助。根據需要,教室還可以臨時分割為若干個適合于小組教學或個別教學的活動場所。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760746.html
相關閱讀:高中學習計劃早制定
不要讓高考倒計時牌打亂了考生的心態
學年度高考化學答題技巧
高一年級化學選修四知識點
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