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中化學新教材實施中的思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高中化學新教材全面實施已經一年多了。經過這一年多的教學實際,同行間的交流,各種培訓活動以及各相關資料的學習,我對新教材有了一些想法,本文主要就新教材的教育理念,知識體系特點,教學過程中師生面臨的問題談談想法。
  
  一.化學新教材的編排及知識體系特點
  
  新教材高一年級為必修教材;高二年級為必修教材和必修加選修教材;高三年級為選修教材,以專題形式,把化學知識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滲透,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培養學生多方面素質能力有了更全面的要求,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自學能力;還有一類是時代感很強的創新能力、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新課程下的新教材,對培育的人才綜合度更大、層次和內涵更廣、時代性和未來性更強。為此,與傳統教材相比,新教材除了精心編排了基礎知識和習題之外,還設有一定量的“資料”、“閱讀”、“討論”、“家庭小實驗”和“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等欄目,同時還安排了大量的插圖、表格,既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化學新教材體現了教育新理念
  
  新教材最顯著的變化是不再追求化學本身的完備性和知識的覆蓋面,而是把學生的發展和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作為基本理念。這對習慣于舊教材教學的一線教師無疑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教育理念的轉換。新教材貫徹了現代教學的基本理論,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特色:
  
  1、從過于注重知識講授向倡導全面、和諧發展轉變。
  
  傳統的教學深深烙著“知識本位”的印記,實施新課程計劃必須凸顯以人為本。即“繼續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并關注情感、態度的培養”。學生通過在學校的學習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從而最大限度發揮課程潛能,實現其育人的功能,讓學生獲取終身受益的東西??情感、態度和人格得到全面、和諧發展。
  
  2、從過于強調接受學習向倡導建構的學習轉變。
  
  傳統課程中學生通過教師傳授獲得間接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往往也漸漸喪失,現代課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是讓學生進入主動探索的過程獲取直接知識,即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是一個注重知識自主建構的過程。顯然,教師“知識的傳授者” 的角色已經不適應現代課程教學,要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教師的作用應由單一化變成多元化??“課程的組織者”、“學習的參與者”、“情感的支持者”、“信息的咨詢者”等。由于我們的學生正處于認知心理、情感心理的發展階段,對于自主學習需要一個培養和適應過程,而任何?個課程活動的實現離不開教師,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學生發展的“促進者”,責任更加重大。
  
  3、從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結論向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經驗和能力轉變。
  
  傳統的課程過于重視知識的結論或“標準答案”,新教材和教學大綱加強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旨在培養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正如??德國教育家所說:過去以教材為世界,今天以世界為教材。這是當今教育理念的重大變化。我們在對新教材的使用中努力探討把教學重點放在揭示知識形成的過程上,暴露知識的思維過程,讓學生通過感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去發現知識的來龍去脈及其聯系,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其掌握規律,訓練思維、增長知識、發展能力。
  
  4、從以教師為中心向師生平等互動轉變。
  
  傳統教學中,教師是權威,與學生是“我教你學”的關系,新的課程體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的角色在交往中轉換,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張揚學生的個性,解放學生的創造性。尤其對研究性學習課題的研究,這是?個師生在學習中互相啟迪和提升的過程,其中有無窮的內涵和奧秘有待探究,師生的平等互動更顯重要。
  
  5、從統一規格的教學模式向個性化、多元化教學模式轉變。
  
  傳統的教學模式要學生按統一規格平均發展,備課用一種模式,上課用一種方法,測試用一把尺子,評價用一種標準,往往壓抑了學生個性和創造力的培養,現代教學要求教師關注和研究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尋找個性化教學的科學依據,盡可能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創新。
  
  6、從單一化評價模式向多元化評價模式轉變。
  
  新課程從課程目標到教材內容都體現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多樣化,允許學生發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評估標準,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
  
  三.化學新教材實施中的問題
  
  課程改革在轟轟烈烈地進行著,從學校到社會到家庭,教育的每個環節都在努力。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卻不可避免碰到各種問題。比如:課前,精心備課,查閱大量資料,預設情景;課堂上,師生互動,氣氛活躍,興趣盎然;但課后卻不得不面對傳統的配套作業,一籌莫展,似乎課堂教學脫離“現實”,師生質疑… …理科學習缺乏了一種定量的反饋手段,造成新教學理念難以貫徹,許多教師又回到舊教材的教學模式中去;再比如,新教材知識體系打破了原有的教學體系,在同一個知識點的教學要求在不同階段是不一樣的,這對教師在教學環節中“度”的把握無疑是個考驗。
  
  四.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盡管遇到的困難很多,但課改給我們指明了方向,現在遇到的困難,必將成為我們教學的寶貴經驗。現在做得不夠好,這是因為我們自身新教學觀念領會不足,沒有完成新的教學角色的轉變。新課程對教師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任何教學活動都應該遵循有利于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主動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并且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師與教材,教師與學生,教師與課堂等一列關系將發生調整和轉變。取而代之的是平等,互助和合作。我們應該堅持學習,進一步改變教學觀念,轉換角色,豐富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利用好學科資源和學科優勢,靈活機動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體性,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763226.html

相關閱讀:高中學習計劃早制定
高一年級化學選修四知識點
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的發展
不要讓高考倒計時牌打亂了考生的心態
學年度高考化學答題技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