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長江流域經濟的區域協作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同飲一江水,共建一條江。近年來,在沿江各市政府的推動下,長江流域區域經濟聯合與協作不斷向縱深發展。目前,以滬、渝、漢、寧4大中心城市為核心發展起來的區域經濟,已成為推進長江流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支撐。
長江流域通江達海,具有集“黃金水道”和“黃金海岸”于一體的重要地位。在歷史上,沿江各地就有著較為緊密的經濟往來。但長期以來,條塊分割使得流域各地區之間各自封閉,經濟發展難以實現優勢互補。改革開放特別是中央提出浦東開發開放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后,沿江各地迫切要求破壁融合,共同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1985年底,滬、渝、漢、寧4市成立了長江沿岸中心城市經濟協調會,拉開了長江經濟協作的大幕。17年來,協調會成員擴大到沿江29個城市。目前,在經濟協作區內以及協作區之間,各主要城市的合作方式,已從傳統的計劃體制下的分工協作,轉向培育開放的共同市場體系,以企業為主體推進資本合作,發揮比較優勢進行錯位發展,呈現出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市場運作的良性發展局面。
長江三角洲是由滬、蘇、浙三地15個地級以上城市組成的復合型區域。改革開放以后,“龍頭”上海與三角洲各城市由自發性合作開始,組建了一批聯營企業、鄉鎮企業。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滬、蘇、浙3省市以推動一體化為目標,逐步建立起新的高層合作機制,并開始顯現強大的作用力:區域內以名牌產品為龍頭的合作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一批國內知名的大企業;商業網點拓展勢頭迅猛;上海金融機構對內輻射加強,區內金融、證券、保險業的合作項目逐年上升。10多年來,上海與長江三角洲共達成合作項目1萬多個,僅2003年1至9月份就簽訂合作項目168個,項目資金折合人民幣約240億元。長江三角洲經濟協作區正在跨越經濟一體化的門檻。
南京經濟協作區在長江流域的開發開放中,具有承東啟西的作用。目前,南京區域經濟協調會19個成員城市已在基礎設施建設、區域名牌擴張、旅游合作、建設統一市場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聯合發展之路。協作區以“南京1小時都市圈”建設為契機,促進生產要素的快速流動,并形成良性互動。
武漢經濟協作區以每年一度的武漢經貿洽談會為平臺,開展區域、流域的全面合作。據不完全統計,僅最近兩年來武漢經濟協作區共完成雙邊多邊經濟技術協作項目5萬多項,項目投資總額近100億元,協作區舉辦區域性、全國性經貿活動100多次,成交額超過900億元。
重慶經濟協作區以項目合作為重點,共同建設以重慶為中心的大交通網絡,相互間經濟融合度顯著增強。目前,重慶已成為與周邊地區的項目合作熱點城市,僅2001年就實施投資額超過100萬元的合作項目121項,到位資金11.8億元。
四大經濟協作區串起了整條長江經濟帶。隨著長江經濟帶一體化的推進,長江流域的商品、資金、技術、人才、信息在協作區之間實現了雙向互動。近年來,沿江城市紛紛開放市場,拆除“圍墻”,建設長江商貿走廊,形成了以上海為龍頭、通過滬寧漢渝4個城市自東向西傳導的長江沿岸本體化市場體系,這一市場體系通導了數百億元的生產要素。重慶、武漢、寧波、合肥、南京等市通過高層推動,達成了一批帶動全流域結構調整的資本合作項目。長江經濟帶以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企業集團為發端,通過合營、合資、控股、參股等形式,多層次、多渠道、多方面地向中西部和其它地區擴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780560.html

相關閱讀: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
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
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