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結尾
每一堂課不僅要有一個好的開頭,而且也需要一個良好的結尾。作為化學課,化學教師必須經過巧思妙想,精心設計出一堂課的結尾,如同一臺晚會的壓軸。好的結尾不但能緊緊地吸引學生,而且能幫助學生認識、記憶、概括、深化甚至升華知識,更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愉悅地接收知識,并做好課后作業和下一節課的準備。
1、以懸念結尾
這種結尾方式類似于評書中的“要知后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在學生掌握授課內容的基礎上,教師通過盡心設計的問題,以“懸念”調動學生“胃口”,可以使學生養成善于思考的好習慣。例如,在學完“醇的性質”一節時,可以給學生留下這樣一道題:通過本節的學習,大家已認識了醇類的性質,試想一下,“醇類含有羥基,苯酚也含有羥基,所以二者的性質極為相似。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這種結尾達到設“懸”立“疑”、誘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點燃學生思維火花的目的。在這種懸念的驅使下,學生自然抽出一定的時間預習有關苯酚的內容。
2、以問題結尾
當學完一節化學課后,教師根據教學的重點內容和概念,精心設計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展開熱烈的討論。例如,在講完“塑料橡膠纖維”一節后提出這樣的問題:設想一下,如果沒有人工合成的塑料、橡膠、纖維材料,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請用生活實例說明。對此,學生定會討論得十分熱烈。教師若長期堅持以此結尾,將有利于形成學生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質和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
3、以實驗結尾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小實驗、小制作,引導學生課后去動手動腦,以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初步學會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例如,在講完“化學反應為人類提供能源”一節時,可設計以下實驗:手邊有一個鋅片,兩根導線,你能否利用課余時間再找一個合適的電極和一個能起到電解質溶液作用但不是溶液狀態的物體,組成一個原電池?類似的實驗性結尾,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領域,而且同時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和自我探究的學科特點,這就培養了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和動手的實驗能力,這正體現了新課改的要求。
4、以總結結尾
課堂結尾時,教師用準確、簡潔的語言或圖表,把課堂上所教的內容歸納總結,突出重要知識點,形成知識體系,就有利于學生掌握,達到鞏固所學內容的目的。這是常用的結尾方式。例如,在講完“金屬鈉的性質”時,可將鈉與水反應的現象概括為:“浮、熔、游、響”。這樣簡潔的語言,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在講完“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還原性”時,將內容概括為一個“鐵三角”圖形,這樣直觀、形象的圖形便于學生掌握。
5、以游戲結尾
經過一節課的緊張學習,學生會感到疲勞、精神不振。課堂結尾時如果能利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個小游戲或小魔術,使學生在歡笑、愉悅、興奮之中結束一節課的學習,往往能使學生的疲勞煙消云散。例如,在講完“氨氣”性質時,在結尾可設計一個小魔術:預先用吸水性較好的白紙制成一束有葉片的花,在花和葉片上分別涂上酚酞溶液和硫酸銅溶液,晾干后插在花瓶里備用。表演時用噴霧器向花束上噴灑稀氨水,這時會出現色彩艷麗的“鮮花”----紅色的花朵、藍綠色的葉片。然后讓學生解釋現象。學生不能解釋的,教師再給出答案。這樣,會給下一節的學習帶來積極的影響。
總之,課堂教學的結尾不僅是一門藝術,而且能起到講究實效,能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地對其進行研究,以提高課堂效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887646.html
相關閱讀:高一年級化學選修四知識點
高中學習計劃早制定
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的發展
不要讓高考倒計時牌打亂了考生的心態
學年度高考化學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