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老師指導下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化學實驗是一種探究性實驗教學活動,學生是探究性實驗教學的主體。化學實驗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和興趣,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和理解、鞏固化學基礎知識,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新課程標準對實驗教學的要求
在新課程標準中常常出現通過實驗探究,通過實驗了解等等,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絕對不能為了應付考試講實驗,讓學生背實驗,而要將實驗作為實施新課程三維目標的工具、手段,在教學中重過程方法、重體驗,而不只是重結論,重點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學生來說,實驗既是一種技能又是他們學化學,用化學從而了解化學。技術。社會相互聯系的工具。
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實踐,要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應該抓好實踐環節,大力搞好實驗教學。
二、利用化學實驗,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理念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學生運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和做學習主人的能力。新課程理念非常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創造。強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為學生創造主動參與學習的條件和內容,讓學生動腦、動手,引導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在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同時,教會學生學習的策略與發現的方法。
下面以探究活動《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人教版上冊P109)中的一個教學片段來闡述。
體驗學習和探究學習能培養學生喜歡提出問題,喜歡傾聽各方面意見后發表自己看法的習慣;養成善于觀察,能對觀察到的事物細致地進行評價的習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得到發揮,實驗設計水平和操作能力不斷提高。這樣,我們就能達到引導學生建立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的目的。
三、化學實驗探究建構性學習教學程序
1、化學探究學習主要有以下一些共同點:選取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科學內容作為探究活動的載體;活動形式以學生親身參與探究過程為主;從活動的過程來看,學生一般要經歷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收集資料、驗證假設、解釋與結論、表達與交流、反思與結論等探究要素或部分探究要素。
2、建構主義理論主要觀點: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由情境、協作、對話和意義建構四個要素構成,建構主義的教學要以學生主動構建過程為核心,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原有基礎,并與學生的原有經驗緊密結合,這樣才能保證教學內容適合學生,并能被學生吸收到他們的知識結構中。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解釋、表達,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建構主義還強調教學目標的多維度,多層次性,強調教學的目標是有關知識的主題、圖式及框架,并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和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重視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及時對學生的進步進行評價和反饋。
3、探究建構性學習教學程序
探究學習與建構主義學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融合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更好地實現課程目標。化學探究一建構性學習教學包含知識產生過程中的兩個側面:科學探究和科學知識的建構?茖W探究包含以下要素:發現問題與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總結、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知識建構主要包括關注情境、主動探究、會話交流、意義建構等。下圖是化學探究一建構性學習教學程序。
我在接觸到化學探究一建構性學習教學程序后,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把這種理論與實驗教學進行了結合,在我的指導下,我校一位年輕教師開設了市級公開課,下面我通過這節課的課堂實錄(案例)來闡述并進行點評。
案例課題:實驗探究:酸的化學性質(人教版(9年級下冊)第53頁)
1.創設問題情景,引入課題
[實錄]:幻燈片:教師在整理實驗室的藥品時發現有兩瓶無色液體的標簽模糊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是蒸餾水和酸溶液,你能幫助老師通過實驗的方法確定它們的身份嗎?
[點評]:水是很生活化的物質,酸的性質在前一節課介紹過,問題的情景學生很熟悉,學生的探究欲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小組成員之間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來。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情境創設扮演好設疑引疑的角色,要深入研究教材的內容和特點,精心創設問題情境。
2.組織、引導、指導、促進學生完成探究方案的設計
[實錄]:學生們鑒別酸溶液和蒸餾水方案很多,如:①可以用紫色石蕊試液(學生知道石蕊試液遇酸變紅);②可以用金屬活動順序中的鋅、鐵、鎂等金屬(學生知道活潑金屬與酸反應產生氫氣);③可以用大理石(學生知道大理石中碳酸鈣與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④可以用生銹的鐵釘(有學生進行了課前預習);還有學生想到用聞氣味的方法
教師將學生提出的鑒別方案一一寫在黑板上。然后引導學生討論,學生們相互交流各自的方案,并對各種方案進行評議。得出可行的方案。
3.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分析歸納,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實錄]:學生們根據討論后提出方案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鑒別實驗。教師對學生實驗時的錯誤操作進行評點,對學生中出現的錯誤結論作評析。
老師:同學們通過實驗都能鑒別出酸溶液和蒸餾水,通過這些實驗同學們知道了酸都能跟哪些物質發生反應呢?
學生爭相回答
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完成課本上活動與探究,并填寫實驗報告。(最后用幻燈片顯示正確的答案)
體驗學習和探究學習能培養學生喜歡提出問題,喜歡傾聽各方面意見后發表自己看法的習慣;養成善于觀察,能對觀察到的事物細致地進行評價的習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得到發揮,實驗設計水平和操作能力不斷提高。這樣,我們就能達到引導學生建立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的目的。
三、化學實驗探究建構性學習教學程序
1、化學探究學習主要有以下一些共同點:選取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科學內容作為探究活動的載體;活動形式以學生親身參與探究過程為主;從活動的過程來看,學生一般要經歷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收集資料、驗證假設、解釋與結論、表達與交流、反思與結論等探究要素或部分探究要素。
2、建構主義理論主要觀點: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由情境、協作、對話和意義建構四個要素構成,建構主義的教學要以學生主動構建過程為核心,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原有基礎,并與學生的原有經驗緊密結合,這樣才能保證教學內容適合學生,并能被學生吸收到他們的知識結構中。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解釋、表達,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建構主義還強調教學目標的多維度,多層次性,強調教學的目標是有關知識的主題、圖式及框架,并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和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重視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及時對學生的進步進行評價和反饋。
3、探究建構性學習教學程序
探究學習與建構主義學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融合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更好地實現課程目標;瘜W探究一建構性學習教學包含知識產生過程中的兩個側面:科學探究和科學知識的建構?茖W探究包含以下要素:發現問題與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總結、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知識建構主要包括關注情境、主動探究、會話交流、意義建構等。下圖是化學探究一建構性學習教學程序。
我在接觸到化學探究一建構性學習教學程序后,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把這種理論與實驗教學進行了結合,在我的指導下,我校一位年輕教師開設了市級公開課,下面我通過這節課的課堂實錄(案例)來闡述并進行點評。
案例課題:實驗探究:酸的化學性質(人教版(9年級下冊)第53頁)
1.創設問題情景,引入課題
[實錄]:幻燈片:教師在整理實驗室的藥品時發現有兩瓶無色液體的標簽模糊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是蒸餾水和酸溶液,你能幫助老師通過實驗的方法確定它們的身份嗎?
[點評]:水是很生活化的物質,酸的性質在前一節課介紹過,問題的情景學生很熟悉,學生的探究欲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小組成員之間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來。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情境創設扮演好設疑引疑的角色,要深入研究教材的內容和特點,精心創設問題情境。
2.組織、引導、指導、促進學生完成探究方案的設計
[實錄]:學生們鑒別酸溶液和蒸餾水方案很多,如:①可以用紫色石蕊試液(學生知道石蕊試液遇酸變紅);②可以用金屬活動順序中的鋅、鐵、鎂等金屬(學生知道活潑金屬與酸反應產生氫氣);③可以用大理石(學生知道大理石中碳酸鈣與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④可以用生銹的鐵釘(有學生進行了課前預習);還有學生想到用聞氣味的方法
教師將學生提出的鑒別方案一一寫在黑板上。然后引導學生討論,學生們相互交流各自的方案,并對各種方案進行評議。得出可行的方案。
3.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分析歸納,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實錄]:學生們根據討論后提出方案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鑒別實驗。教師對學生實驗時的錯誤操作進行評點,對學生中出現的錯誤結論作評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905003.html
相關閱讀:不要讓高考倒計時牌打亂了考生的心態
高一年級化學選修四知識點
高中學習計劃早制定
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的發展
學年度高考化學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