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國化學史上的世界第一集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焰色反應 被稱為“山中宰相”的我國南朝著名科學家陶弘景(公元454?536 年)在實踐中發現,硝石(硝酸鉀)“以火燒之,紫青煙起”。從而找到了鑒別外表極為相似的硝石與樸硝(硫酸鈉)的最筒便方法。這個方法其實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焰色反應”。陶弘景發現“焰色反應”并應用于物質的鑒別,比歐洲最早發現者德國化學家馬格拉夫早一千二百多年。

2.自燃 西晉時期的政治家、哲學家和詩人張華(公元232?300 年)于公元290 年前出版的新著《博物志》一書,是世界上記載“自燃”現象的最早文字記載。

3.碳酸氣 西晉時期張華所著《博物志》一書中,已有燒白石作白灰有氣體發生的記載。白石就是白石灰石,白灰就是石灰,所產生的氣體就是碳酸氣即二氧化碳。十七世紀后,才有比利時人地碳酸氣作專門的研究。

4.深井天然氣 中國人于公元前1 世紀就已用傳統的方法打出了4800 尺深的鉆井,并用竹管把天然氣從井里引到鍋灶里,用來蒸煮食物和熬制食鹽。比歐洲人早一千九百多年。

5.氧氣 我國唐朝學者馬和在公元八世紀時期就已發現了氧氣的存在并提出了制取的方法,但由于其原著《平龍認》一書已失傳,無法進一步研究和考證。過了一千多年三個歐洲人(普利斯特里、拉瓦錫、舍勒)才在各 自不同國家里發現了氧氣的存在。

6.石油 我國人民知道和利用石油的時間,比世界各國都要早。遠在一千八百多年以前,后漢文學家班固所著《漢書》上記載:上郡高奴縣,有水可以燃燒。這里所指可燃液體就是石油。高奴在今陜西省延長,現在仍出產石油。

7.煤 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我們的祖先已用煤炭雕刻成圓環和動物形狀的藝術品。公元前200 年左右的西漢,已用煤炭做燃料來冶煉鐵。我國使用煤的歷史悠久,為世界上任何國家所不及。

8.麻醉劑 據《后漢記?華佗傳》中記載,在公元200 年時,我國外科鼻祖華佗就能用全身麻醉來施行外科手術,這是世界上施用臨床麻醉最早的人,所用麻沸散是最早的麻醉藥物。

9.水銀 據馬王堆漢墓醫書《五十二病方》記載,用水銀能治療臃腫和皮膚病。由此可見,中國是水銀療法的最早發明者,比西方早了8個世紀。

10.制鹽工藝 我國有著悠久的制鹽歷史是產鹽最早的國家。相傳在夏朝(公元前2140?前1711 年),我們的祖先就會用海水煮鹽。關于古代制鹽工藝的記載,以明末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作咸篇》所敘述的最

為詳細。

11.釀酒工藝 早在新石器的代,中國人就掌握了發酵釀酒的技術。在中國最晚于公元前2 世紀便有人飲葡萄酒。公元52 年左右,中國人就掌握了冰凍提取酒精的技術,從而發明了自蘭地。

12.陶瓷工藝 據新近出土的文物表明,中國早在公元前11 世紀就已用高嶺土制造出原始瓷器。而歐洲到18 世紀才研制成瓷器,比中國晚了1700 年左右。

13.長明燈 中國人對簡單的油燈進行了盡可能的改進。在漢朝或早于漢朝就已開始用海豹油或鯨油和不燃的石棉燈芯了。后來設計出使燈冷卻的方法,來阻止油的蒸友。李約琴評價說:“它是一個有趣的化學冷卻水套預處理蒸餾法。它包含了蒸氣和水循環系統的全部現代技木!

14.煉鋼鐵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生產生鐵的國家,也是世界上首先用生鐵煉鋼的國家至遲在戰國時代(公元前5?前3 世紀)中國人就完成了這些發明。這才導致了1856 年西方轉煉爐鋼法的發明。

15.濕法煉銅 宋人沈括(公元1030 年?1094 年)在他所著的《夢溪筆淡》里就記載有“膽水浸銅法”。東漢人所著《神農本草紀》晉人葛洪(公元約281?340 年)所著《■樸子》以及其它文獻里也有不少類似的記載。可見鐵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銅的現象,早在宋朝之前已被我國人民所認識。

16.青銅 青銅是一種銅錫合金,我們的祖先很早就能冶煉和使用它!妒酚?封禪書》里就有“黃帝作室鼎三”,以及“禹收牧貢金鑄九鼎”這一類的話。據史學家的考證和判斷,那時所謂的“金”不是黃金而是青銅。說明我國從黃帝、夏禹起,即公元前2500 多年就會冶煉青銅來鑄造器物了。

17.煉鋅 我國開始煉鋅和生產鋅的確切年代,雖難以考證,但在署名為霞飛子(公元918 年)的《寶藏論》一書中,有“倭鉛”(即鋅)這一名稱,說明我國在1000 多年以前就能煉鋅。再根據明朝宣宗時鑄造的黃銅宣德爐的化學分析結果,我國在15 世比20 年代就已經能大量地生產鋅了。這比歐洲的早400 多年。

18.火藥 火藥第一次引起西方社會關注是在12 世紀后期。那時,中國人已使火藥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甚至已產生槍炮技術。它是中國煉丹家在尋找長生不老丹時發現的,起源最可能的年代是公元850 年。

19.造紙 中國人最遲在公元前2 世紀就發明了紙。紙用于書寫至少是在于世紀或更晚以后的事。世界上最早的寫有文字的紙是1942 年在內蒙濟納河岸旁的一座漢代古烽火臺廢墟下面發現鐵。這張紙可以上溯至公元110 年,紙在7 世紀傳到印度,8 世紀傳到西亞,12 世紀傳到歐洲。

20.毒氣 利用毒氣進行化學戰的歷史,在中國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前4 世紀。墨家早期著作中,就有失于利用風箱把爐子內燃燒的芥末所釋放的氣體,打入圍城敵軍遂道的記載。這比第一次世界大故中德國人利用戰壕芥子氣早2300 年。

21.聯合制堿法 侯德榜(1890?1974)是我國著名的化學工程專家,他在1942 年創造發明了聯合制堿法,也稱侯氏制堿法,對原來比利時人索爾維在1862 年發明的制堿法(也稱索爾維制堿法)作了重大的改革,把世界制堿技術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引起了國際上強烈的反響。從此,中國化學工業技木一躍登上世界舞臺。

22.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1965 年6 月,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北京大學化學系、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研究所以及許多工廠、院校、科研部門共同協作,終于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的方法臺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這是新中國科學家在科學上寺得的一個“世界冠軍”。

23.人工合成核酸 1982 年1 月15 日,在北京科學會堂舉行的科學報告會上,傳出鼓舞人心的消息:新中國的科孛家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這是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與天然分子相同化學結構和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新中國的科學家又一次奪得了科學上的“世界冠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912204.html

相關閱讀:高中學習計劃早制定
不要讓高考倒計時牌打亂了考生的心態
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的發展
高一年級化學選修四知識點
學年度高考化學答題技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