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通過歸納總結提高思維能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化學學科學生能力的要求主要是指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是核心。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決定于教和學兩個方面。學是教的基礎,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這種主體作用表現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按著學科的特點,積極開展思維活動,變“學會”為“會學”,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一.通過歸納總結提高思維能力
  
  談到化學,同學們常有這樣的議論“易學易忘”。化學反應千變萬化,雖不需要死記硬背,但是記憶是思維的起點,記憶豐富的素材為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基礎,能力的提高又可為深入理解記憶和駕馭這些材料創造優越的條件。怎樣加強記憶呢?一般情況下老師講過一章或一單元后都要小結,但學生可以在老師小結之前自己做本章或本單元小結。在不違背科學性的前提下,可按自己的記憶方式列表.對比.串線.織網......可以分章小結,也可以分專題小結。例如學完鹵素可歸納出下面網絡:
  
  這張網絡圖包括了Cl2的化學性質,Cl2、HCL的實驗室制法,Cl2、Cl?的檢驗等等。
  
  對于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可以通過列表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例如有機化學同系物和同分異構體的區別與聯系可列表比較:


  千頭萬緒的化學知識自有其內在的本質聯系和規律。例如與強酸強堿均可以發生化學反應的物質類別及反應規律,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的遞變規律等等。這一個個的小專題把一些零零散散知識歸納起來,使其初步系統化、條理化、規律化、層次化。當然學生的總結很可能不夠全面,但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不斷完善。通過自我總結,這些知識在大腦皮層中會留下深刻的良跡,不僅頭腦中儲存了大量的有規律的知識,同時也掌握了尋找知識,同時也掌握了尋找知識規律的方法,由“學會”變為“會學”,由“死學”變為“活學”,思維能力會得到提高。
  
  二、多思巧練,提高解題能力
  
  解答化學題,除了準確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知識外,還要有科學的解題方法。多想出智慧,多謀取善斷,多思巧練才能逐步掌握解題的思路和技巧。
  
  1、 精選習題,觸類旁通。目前各種復習資料多不勝舉,內容各異,題型有別,如果選擇不當或者跳入“題!保菍卤豆Π。那么練什么呢?學生除了練習課本上的習題外,還須利用課余時間,從課外書籍中攝取大量的知識營養,選擇練習題時既要注意數量,也要注意質量。
  
 、僖鶕约旱膶嶋H情況,選擇難度適宜的練習題。
  
 、谝朴谶x擇不同類型的練習題,做一題通一類。
  
 、郾M量根據自己所學內容的范圍選擇一些綜合性習題,前掛后連,既練習了現階段的內容,又復習鞏固了以前的知識。
  
 、苓x看參考資料的優秀例題幫助熟悉題型,學習好的解題方法。
  
  ⑤重做平時考試的錯題,找出自己知識的漏洞,盡快彌補。
  
  ⑥增強自我檢查意識,在限定時間內獨立完成一些試題,摸清自己的水平,找出不會做的題、做錯的題,解題步驟出現繁瑣、速度慢等情況,找出思維上的差距,總結出正確簡捷的解題思路。
  
  2、 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提高思維的敏捷性。解題能力是在掌握知識的活動中形成的,有的同學習慣于照教師講過的例題生搬硬套,這種模仿式的解題方法會抑制思維。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有昨于鍛煉學生積極思維,向廣處聯想,向深處鉆研,由此及彼,觸類旁通,它的前提來自于學生的勤奮。例如把教師講過的典型題的已知條件變成未知條件,或者增刪某些條件,題目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題意不變,把選擇題變成填空題,把有具體數字的計算題改成抽象的字母題等等。比如電解質深液這一章PH=2的鹽酸與PH=12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和PH等于7,學生可以把它改成PH=2的醋酸與PH=12的NaOH溶液,PH=2的鹽酸與PH=12的NH3?H2O,PH=2的H2SO4與PH=12的NaOH,PH=2的某酸與PH=12的某堿液等體積混各溶液的PH值是什么情況。這樣的變換加大了題目難度,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3、逆向思維,拓寬思路。學生常常習慣于由已知到未知的順向思維,有時碰到一些問題會誤入歧途。在平時的學習中要鍛煉自己善于從不同角度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認識問題,一路不使自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聯想匯集有關概念、公式、定律、原理和方法,隨機應變地采用不同的思維方法來攻克自己所面臨的問題。便如:將2.8克鎂鋁合金深于250毫升2摩/升的鹽酸中,完全溶解后加入250毫升燒堿溶液,若使所得沉淀的質量最多,燒堿深液的摩爾濃度最大是多少?
  
  很多同學往往想到先設Mg為x摩,Al為y摩,這樣題目就很難解出來。如果從結果出發,不難看出生成沉淀的量最大,所加燒堿除中和過量的鹽酸外,應剛好把Mg2+Al3+完全沉淀,此時溶液中溶質為NaCl。因此nNa+=nCl- nNaOH=nHCl從而得出NaOH物質的量最大不能超過HCl物質的量,否則Al(OH)3會發生溶解。NaOH的摩爾濃度最大不能超過2摩/升。實際上這是一個很簡單的計算,但思維方向不對,就會費事誤時。
  
  逆向性思維體現了思維的敏捷性和創造性,學生掌握了牢固的基礎知識,加之敏銳的思維方式,兩者產生共鳴,才能找到解題的關鍵。
  
  例如從某物質A的水溶液出發,有下圖所示的一系列變化:
  
  試推斷出物質A、B、C、D、E、F的分子式。此題提出A→F六種未知物相互轉化的8個信息方框,如果從頭開始分析很難得出正確答案,必須把正向思維逆向思維結合起來,依據化學反應的基礎知識,找出解題的突破口。氣體C通入NH3水和氣體D通入C的溶液均得到A,推出A是銨鹽,再結合A跟KOH溶液反應生成氣體D,推斷D是NH3氣,A跟濃H2SO4反應生成氣體C,C可能是SO2、CO2等,這里有思維陷阱,避免誤入歧途的關鍵是A轉化為B加入KOH后又變成F,得知F是硫酯鹽,進一步確定C為SO2。本題答案A是(NH4)2SO3或NH4HSO3,B是(NH4)2SO4或NH4HSO4,C是SO2,D是NH3,E是H2SO3,F是K2SO4。
  
  多思巧解可從幫助學生克服思維的惰、呆板性,提高思維的敏捷性、科學性,解題能力的提高也寓在其中了。
  
  三、通過做“新情境”題目提高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主要包括迅速接受新信息的能力,結合新信息迅速調用已有知識并把二者結合起來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需要有一個較長時間的訓練過程,但要注意兩點。
  
  1、正確處理做“新情境”題目與落實雙其的關系。新情境題目的設置不是空中樓客,高不可攀登,它是將學生所學過的基礎知識和新信息結合在一起,然后設計了一個特定的環境,其目的是拓寬學生的思路,并考查學生運用基礎知識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
  
  例如94年高才第34題:合成分子量在2000-5000范圍內具有確定結構的有機化合物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1993年報導合成了兩種烴A和B,其分子式分別為C1134H1136和C1398H1278,B的結構跟A相似,但分子中多了一些結構為C≡C?的結構單元。B分子比A分子多了_____個這樣的結構單元(填寫數字)。
  
  試題給了兩種烴的分子式,C、H原子數之多,學生平時并沒有見過。但是只需要從題中提示的信息找出結構單元C≡C?CH原子數是C8H4,而兩種烴分子式碳原子數之差為264,264÷8=33,用氫原子之差計算也可以得此結果。由此可見,此題意在考查學生接受題示信息進行簡單遷移的能力,突出了起點高、落點低的特點,所以說“新情境”題不一定都是難題,不能跳入“題!比プ龃罅科y怪的題而忽略了雙基。
  
  2、排除干擾,總結規律!靶虑榫场鳖}突出一個“新字,題目中常常出現中學課本中沒見過的內容,它具有題材新穎構思別致等特點。有的題目篇幅很長,有的信息虛張聲勢。所以有些同學一看見這類題目就心里緊張,感到束手無策,產生了畏懼心理。解決的辦法除增強自信心外,就是要通過做題總結規律;接受新?聯系舊知識?推出結論。平時要養成認真閱讀的良好習慣,遇到題時才能夠簡縮已知信息,捕捉隱含信息,去掉干擾信息,抓住關鍵信息,不被表面字句太多而迷惑,迅速找出解題思路。通過練習找到了做此類題的感覺,自己嘗到了成功的喜悅,畏懼情緒也就會消除。這樣你就從學會課本知識走向”會學“新的知識,提高了思維能力的層次。
  
  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智力因素決定了人的聰明才智,這是提高能力的先決條件,但非智力因素對能力的提高也影響很大,正確的學習動機是提高能力的內驅力,濃厚的學習興趣味是提高能力的刺激素,堅強的意志是提高能力的重要保證,同學們要緊緊把握住培養自己學科能力的大方向,將來一定能成為四化建設的優秀人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912216.html

相關閱讀:高中學習計劃早制定
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的發展
學年度高考化學答題技巧
高一年級化學選修四知識點
不要讓高考倒計時牌打亂了考生的心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