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稱姑師,漢代為車師前國,車師前王庭。前涼置高昌郡,隸屬于沙州(敦煌)。北魏立高昌國。唐置西昌州,后改稱為西州。元朝屬火州宣慰司。清屬鄯善辦事大臣。光緒設吐魯番直隸廳,改隸迪化府。民國改吐魯番縣。吐魯番地區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部的一個山間盆地上,總面積為6.97萬平方千米。吐魯番位于吐魯番盆地中部,平均海拔高度32.8米?偯娣e為1.6萬平方千米。距烏魯木齊市184千米。人口為50多萬。漢族20.29%;維吾爾族占72.97%;還有少量其他民族。吐魯番是我國陸地海拔最低的地方。也是我國夏季最炎熱的地方,因而素有“火洲”之稱!段饔斡洝分刑粕畮熗饺耸芾в诎税倮锘鹧嫔降墓适戮桶l生在吐魯番,而孫悟空三調芭蕉扇的故事又為火焰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主要景點有:交河古城,位于吐魯番市西10千米的亞爾孜溝中。東西走向,長約1650米,最寬處300米。因河流分流城下,故稱為“交河”。漢代交河為前車師王庭所在地。唐代安西督護府最初設在此地。大約元代逐漸廢棄。由于雨水稀少所以得到很好的保護。城內的官府、民宅、佛塔、寺院仍清晰可見。高昌古城,位于吐魯番東40千米處,西漢屯戍部隊在此設立高昌壁,以后迭經高昌國、高昌壁、火洲等變遷。曾是吐魯番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元末毀于戰火。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火焰山中段木頭溝中,現存洞窟83個,其中壁畫尚存40多幅。洞窟始鑿于麴氏高昌國(499~640年)時期。保存至今的多為回鶻高昌王國(9~13世紀)時期的壁畫。被認為是“回鶻佛教藝術中最重要、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寶庫。
維吾爾族農村一般自成村落,從事農業生產;并擅長經營園藝、瓜果、林木、飼養奶牛及羊。市區內的維吾爾族人多從事手工業和商業。手工業以制革、打鐵、食品加工等為主;商業多經營毛皮腸衣、干鮮水果和民族用品。20世紀50年代前,烏魯木齊的維吾爾族商人對外貿易較之其他民族更為活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隨著維吾爾族科學文化知識及業務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烏魯木齊市維吾爾族的職業結構發生很大變化。如今以干部、教師、醫務工作者、文藝工作者和工人為主。
維吾爾族人禁吃豬肉、驢肉、食肉動物,禁食一切動物的血和自亡的、非伊斯蘭教徒宰殺的牲畜。只吃穆斯林(伊斯蘭教徒)宰殺的牛、羊、駱駝、馬肉和雞、鴨、魚肉。平時以白面、大米為日常主食。飲食花樣豐富多彩,獨具特色。主要有抓飯、拉面、肉粥、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曲曲(形似小餃)、烤羊肉、牛羊肉湯及大小厚薄不同形狀的烤馕。蔬菜主要有皮芽子(洋蔥)、卡馬古爾(蔓菁)、胡蘿卜、辣椒、豇豆、西紅柿等。調味除鹽醋外,喜用極椒、孜然(安息茴香)。早飯一般喝茶吃馕,不多炒菜;午、晚兩餐常吃抓飯、包子、拌面、湯面、有時吃手抓羊肉。在吃抓飯和手抓羊肉前都要凈手,不用筷子,直接用手抓食。富裕人家還吃“阿勒瓦”(一種用糖和面做的糊糊)。維吾爾族人民都喜歡喝茯茶和奶茶。
維吾爾族的建筑物有其獨特風格。房屋方形,有較深的前廊;室內鑿壁龕,并飾以各種花紋圖案。舊式房屋多系土木結構,窗子較小,房頂開一個窗,通風采光差;室內進門有一連灶土炕,用來做飯取暖。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住房質量逐漸提高,有的住進了樓房。即便是自建的平房,一般也比較寬敞明亮通風。廳室布置整潔樸雅,四壁呈白色泛藍,掛的壁毯,靠墻置床,被褥均展鋪于床罩或毛毯之下,床上只擺設一對鏤花方枕。室中央置長桌或圓桌,家具及陳設品多遮蓋有鉤花圖案的裝飾巾,門窗掛絲絨或綢類的落地式垂簾,并襯飾網眼針織品。地面多裝飾民族圖案。維吾爾族人喜歡在庭院中種植花卉、果樹和葡萄,整個環境顯得雅靜、清新。
過去維吾爾族人多以毛驢、馬代步。20世紀70年代以后,城鄉的主要交通工具為自行車,少數人家已有摩托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927234.html
相關閱讀: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
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
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
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