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觀片解題法
初中學生心理特征是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抽象思維依靠形象思維支持的。他們喜歡
直觀形象,特別是對于動片更敏感。教學時,可根據新課內容,對學生沒有見過的現象運用
投影進行模擬,啟迪思維進而導入新課。例如在講授初中化學第二章《核外電子排布初步知
識》這節課時,教師運用兩臺投影儀模擬鈉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和運動情況。學生在投影銀幕
上看到鈉原子核外離核最近一 層排有2個電子,較近一層排有8個電子,最遠一層排有一個
電子,通過投影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看到鈉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和運動情況。這時教師指出鈉
原子核外電子排布運動是這種情況,那么其它原子核外電子排布、運動情況如何呢?由此而
導入新課。通過投影解題,學生情趣盎然,急于學到新知識。
二、觀片設疑法
心理學認為,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的。智力發展也是從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
的;瘜W是以實驗為基礎,研究微觀粒子的變化。微觀粒子既看不見,又摸不到只憑講述去
體會認識,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為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在引入新課時,如善于運
用投影片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求知欲,效果將大不一樣。例如,在講“分子”概念這節課時,
教師先演示蜜烽從很遠的地方,奔向花叢去采蜜的拉動片。針對投影片教師設疑,蜜蜂為什
么從很遠的地方奔向花叢呢?帶著這一向題導入新課,學生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思維異常
活躍。
三、觀片類比法
“溫故而知新”,一切知識都有其內在的聯系,有些新知識是由舊知識引出的。運用投影復習
舊知識,找到新舊知識聯系點,新知識學習的難點就迎刃而解了。復習內容不一定是上一節
學過的,例如在教學完硫酸、鹽酸性質這一內容后,在學習酸的通性這節新課之前,我們首
先運用投影片復習鹽酸、稀硫酸化學性質。
復習之后,教師結合投影片指出鹽酸、稀硫酸化學性質極相似,那么所有酸是否也具有這些
性質呢?通過觀片類比,引出“酸的通性”這節新課。運用投影,通過新舊知識的聯系,新
知識的掌握便水到渠成,既鞏固了舊知識,又獲得新知識。
四、觀片激趣法
在教學《碳酸鈣》這節課時,一上課就出示貴州石林中五顏六色的石柱、石筍、鐘乳石投影
片。教師問同學們這種景色美不美,同學們說美。接著教者就提出這種美景是怎樣形成的呢?
從而導入新課。通過投影觀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思維,強化學習動力,但切忌為興
趣而興趣,要做到點到為止,做到活而不亂、留有思維余地。這種導入新課方法,調動了學
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五、觀片激情法
觀片激情就是觀察投影片,創設學習情境,激情入境。通過投影把學生帶到知識的海洋中去
捕捉知識。這種方法,不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957844.html
相關閱讀:高中學習計劃早制定
學年度高考化學答題技巧
不要讓高考倒計時牌打亂了考生的心態
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的發展
高一年級化學選修四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