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出神入化的表演,變化莫測的假象,魔術背后的玄機,智慧圈套的謎底……
1。奇恥大辱
民國時候,湖南汝城境內有一座清虛觀,觀內的道長叫妙元。妙元少年時候就好道,曾得到半卷怪異的經書,于是他就根據這半卷經書潛心修煉,雖然未能得道成仙,卻習得不少奇能異法、雜技魔術,山下人家逢有紅白喜事,必請他下山表演助興。他有一個“活人換頭”的節目,場面驚險,令人叫絕,成為他下山表演的保留絕活。
九月初十那天,孫記米鋪老板孫世選成親,應孫老板的邀請,妙元道長領著一男一女兩個小徒弟,男的叫常青,女的叫常綠,騎著一頭驢子,下山前往城北孫府表演節目。師徒三人走到城北,快到孫家大門口時,忽地從路旁大樹后閃出一人,“撲通”一聲跪在前面,攔住了去路。
妙元道長跳下驢背,扶起來人。那人說,他姓鄭名逢時,是城關小學的一名教員,常常看道長表演魔術。他知道妙元道長是受了孫老板的邀請,要去孫家婚禮上表演節目,所以貿然攔路,想請道長把他也一同帶進孫家去。
妙元道長問他:“你自己進去就是,為何要我帶你?”
鄭逢時搖頭說:“我沒有請柬,去了幾回,都被門口的管家給攔住了。道長把我帶在身邊,就說我是道長新收的俗家弟子,或者說是專門請來給道長打雜的,不管怎么樣,只要能讓我進去就成。”
妙元道長問:“既然人家沒有送請柬給你,那你為何一定要參加這婚禮?”
鄭逢時回頭朝孫家大門口望了一眼,眼中閃過一道寒光,咬著牙恨聲連連地說道:“我進去并不是為了參加什么婚禮,我進去是為了殺一個人!”
原來一年之前,鄭逢時愛上了同校的音樂老師宋蕾,兩人真心相愛,很快就舉行了婚禮。在他們的婚禮上,來了一位特別嘉賓—石志鴻,石志鴻不但是本縣縣長的公子,而且年少有為,在縣政府身居要職,地位顯赫。他的到來,自然使婚禮增色不少。鄭逢時陪著縣長公子多喝了幾杯,醉得不省人事,竟然白白錯過了洞房花燭的良宵美景,而讓他做夢也想不到的是,這一切全是石志鴻設計的陰謀,石志鴻將鄭逢時灌醉之后,便偷偷摸進洞房,把還沒揭蓋頭的新娘子給奸污了。完事之后,他還得意地告訴宋蕾,自己有一個喜歡跟新娘子睡覺的癖好,城中稍有姿色的女子在成親之夜,他都不請自到,想方設法,辣手摧花,以滿足自己的淫欲。好多人家畏其權勢,不敢告官,更不敢張揚,以免丟了自家臉面。
宋蕾性情剛烈,受辱之后,含淚給丈夫留下一封遺書,便懸梁自盡了。
鄭逢時第二天早上醒來,看見新婚妻子的尸體,驚得魂飛魄散,待看了妻子的遺書,才明白昨晚發生的一切。他拿著妻子的遺書到警察局報案,結果卻被石志鴻暗中使了手腳,使案情石沉大海,不了了之。他痛定思痛,覺得石志鴻在城里手眼通天,告官是告不倒他的了,要想為妻子報仇,為民除害,唯一的辦法就是親手殺了石志鴻這個畜生,于是他接連籌劃了好幾次刺殺石志鴻的行動,但因這個縣長公子聘有保鏢護駕,都沒有成功。
這一天,鄭逢時打聽到今天石志鴻要來參加孫世選的婚禮,知道這個畜生多半又是看中了孫家的新娘子,想在婚禮上故伎重施,玷污新娘,便想告訴孫世選,叫他警惕,可一想,石志鴻是個衣冠禽獸,表面看來口碑還不錯,就算他告訴孫世選,孫世選也不會相信。
怎么辦呢?妻子受辱而死,尸骨未寒,眼見著又有一位良家女子要遭石志鴻這個畜生的毒手,鄭逢時一咬牙,索性便在懷里揣了一把牛角尖刀,想要混進孫家,伺機動手,一刀結束了石志鴻的性命,也算是為民除了一害。想得挺好,不料卻被門口的管家攔住,管家見鄭逢時拿不出請柬來,死活不讓他進去,他正在路邊徘徊無策,忽然看見妙元道長騎驢而至,知道必是受孫世選邀請,要來婚禮上表演節目的,情急之下,便攔住道長去路,懇求道長帶自己混進門去……
2。生命之托
妙元道長聽完,皺著眉頭說道:“假若真如你所言,此人確實該殺。”
鄭逢時說:“道長放心,我得手之后,立即自刎,絕不連累道長。”
妙元道長連連搖頭:“話雖如此,但事情絕不會如你想象中的那么簡單。你想想,石志鴻是咱們這座小城的‘太子爺’,他不明不白地死在孫世選的婚禮上,他那位縣長父親豈會輕易放過孫家的人?你是老道帶進孫家的,事后若追查起來,老道豈又脫得了干系?你作為兇手,就地伏法,大仇得報,死了一了百了,可你有沒有想過你這一刀下去,會連累多少無辜之人?老道一把年紀,只要能幫你伸張正義,倒也不怕什么,可憐我這兩個小徒弟沒了依靠,又如何生活?如今這社會,是非黑白,全都顛倒了,你伸冤無門,拼了性命報仇雪恨,我不攔你,可假若因此而累及無辜,老道于心何安?所以老道還是不能答應你。”
鄭逢時聽了頓時灰心喪氣,雙目黯然,仰天長嘆一聲:“我堂堂七尺男兒,有仇不得報有冤不能伸,活在世上又有何益?”說完,他掏出一把牛角尖刀,就要往自己胸口扎去,妙元道長連忙伸手攔。“且慢!鄭先生,你真的肯拼了性命為妻報仇為民除害?”
鄭逢時點頭稱是,妙元道長瞇縫的眼睛微微一亮,說:“既然你死意已決,我倒有個法子,可以幫你報仇,而且絕不會連累他人……”
鄭逢時眼睛一亮:“什么辦法?”
妙元道長問:“鄭先生,你可聽說過‘眉間尺’的故事嗎?”
鄭逢時知道這故事,說的是古時候,有一個相貌奇特的孩子,他兩眉之間的距離有一尺寬,人們都叫他眉間尺。眉間尺為了替父報仇,甘愿把自己的腦袋割下來,交給一個俠義之士……
鄭逢時頓時明白了,他問:“道長是不是想借鄭某的一樣東西?”
“正是。”
“是我的人頭嗎?”
妙元道長說:“如若信我,便請借頭一用。”
鄭逢時說:“人言妙元道長古道熱腸,法術通天,我自然信你……請道長隨我來。”鄭逢時說著轉身走入樹林深處,揮刀往脖頸處一抹,一片鮮血濺出,人已倒地身亡。
妙元道長仰天嘆道:“好漢子,你信我,我又豈可言而無信?”他撿起地上的利刃,將鄭逢時的人頭割下,用布包上,又脫下了鄭逢時的外衣,一起包了,做成一個包裹,背在背上,然后用刀就地掘個坑,將鄭逢時的無頭尸體埋了,這才大步走出樹林,趕到孫府。
傍晚時分,孫府上下十分熱鬧,花轎將新娘接到,拜了天地,新郎拿起秤桿,將新娘大紅頭蓋挑下。紅燭映照,只見新娘粉臉含羞,美艷動人,眾人瞧得目眩神迷,都忍不住喝起彩來。
到吃晚飯的時候,妙元道長知道該自己出場了。管家在安置酒席時,早已在客廳中間留了一塊空位作為舞臺,妙元道長要在眾人吃飯時表演節目,讓賓客們邊吃邊看,吃得好好的,看得樂樂的。
一會兒,妙元道長身著玄服,往場中一站,朝四方施了禮,朗聲說道:“今天是孫老板大喜的日子,老道空手而來,也沒準備什么好禮物,聽說新娘子芳名叫玉蓮,名字中有個‘蓮’字,老道就討個巧,送新娘子一朵七彩蓮花吧。”說完,妙元道長從口袋里掏出一顆蓮子,放入開水中浸著,又拿過一只大碗,裝滿松泥,將蓮子種在泥中。洗凈雙手,口中念念有詞,作法片刻,只見碗中泥土微動,緩緩開出一朵蓮花來,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嘖嘖稱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gushihui/341030.html
相關閱讀:去明朝撈一把
臺海驚魂
幾百只耳朵
家有傻鳥
大愛泯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