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這注定是一個不是很平凡的日子,對于大明來說,這一天以后面對的將不再是一個只是為了搶點什么而奮斗的小部落,而是一個野蠻而強大的國家,金。努爾哈赤在經過了幾年的苦心經營,終于實現了女真各部的再一次統一。那一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喇即位,自稱金國汗,定國號為金,年號為天命。
金,最早掛這個名號出來混事業的,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努爾哈赤不是完顏阿骨打的親戚,甚至可以說一點點血緣關系都沒有。他喜歡完顏阿骨打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完顏阿骨打是個名人,雖說是個死去的名人。但名人就是名人,是名人就有他的利用價值。利用他的價值,從而達到收買人心的目的,這就是名人效應,所以努爾哈赤不過是借用了前輩的名號罷了,僅此而已。
努爾哈赤作為一個女真人,自然有自己的道德追求,那就是恢復金朝對北方的統治。只是后來自己的道德追求更高了些而已,他不在是滿足于做一個小小的汗國總經理,而是整個中華的董事長。努爾哈赤他本人漢化頗深,除了鉆研自己本國的言語外,還通過不懈的自學,學會了一門很實用的外語,漢語。要不說這知識學多了,不但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還能主宰更多人的命運。努爾哈赤還很喜歡聽書,沒事的時候就喜歡聽擁有國際視野的書,《三國演義》。
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做起了買賣,經常在撫順、沈陽、遼陽等地做生意(所謂跑單幫是也),要不說這人見的多了,總有那么一兩個不錯的關系。因此結識了不少漢族的知識分子,也認識了不少很大的地方勢力,流氓。包括那其后被他罵為“無賴”的蕭子玉,也是在這時候認識的;至于住過李成梁家,給李成梁當過干兒子,還和李成梁學過課外讀物《孫子兵法》,那也是極可能的事。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文化背景,努爾哈赤索性不稱皇帝而只稱汗。稱汗不是代表他不想當皇帝,恰恰相反,這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詭計。進一步,稱汗確定自己,鞏固自己的勢力。退一步,在我看來,在當時他還沒有和明朝一較長短的實力。畢竟當時明朝名義上是某跨國企業的董事長,而自己只不過是個彈丸之地的小企業家而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08532.html
相關閱讀: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