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鄧小平為何事稱贊“中國的月亮也很圓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鄧小平在視察亞運會場館時,十分幽默地表達了他的贊許:“都說外國的月亮圓,我看中國的月亮也很圓嘛。”

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十一屆亞運會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國際綜合性運動會。圖為開幕式現場。 資料圖

本文摘自:《遼沈晚報》2009年11月16日第A08版,作者:佚名,原題:北京亞運會志愿者制度首次試水

■那一刻

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11屆亞運會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綜合性國際體育大賽。

■親歷者

張清:64歲,河北人。曾任國家體育總局國際司副司長、水上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北京亞運會時負責運動員接待工作,后兩次參與申奧,并任北京奧組委執行委員、國際聯絡部主任等職。

除了熊貓“盼盼”和《亞洲雄風》,人們對于北京亞運會似乎早已印象模糊,剛剛過去的北京奧運會的盛大與輝煌,更讓當年那些曾經激動人心的場面相形見絀。

然而,對于1990年的中國,舉辦亞運會著實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作為中國首次舉辦的綜合性國際體育大賽,北京亞運會擔負著諸多超乎競技體育的使命:對內凝聚人心、振奮意志,對外則承擔著打開外交局面、改善周邊環境的重任。北京的城市建設,也因此迎來一個大的發展機遇。

盛會改變城市格局

東富西貴,南貧北賤——說起古都北京的城市格局,人們往往會想到這兩句流傳已久的俗語。

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北京的主城區仍局限于現在的三環以里,一南一北發展相對滯后的格局,并無根本改變。

地處祁家豁子的中科院地質研究所工作人員,那時仍習慣自稱“住在北京郊區”,從他們略顯突兀的6層辦公樓向北望去,是一眼看不到邊的莊稼地。如今,這一帶被稱作“亞奧地區”,是北京樓市最炙手可熱的區域之一。

有意思的是,這場始于80年代中期的城市格局之變,與一場運動會的召開有關——這便是1990年在京舉辦的第11屆亞運會。

1983年8月,中國奧委會向亞奧理事會提出申請,希望由北京承辦第11屆亞運會。次年9月28日,亞奧理事會在漢城大會上正式批準這一申請。

時間往前推一個多月,中國體育代表團剛剛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以15枚金牌的成績大放異彩。亞運會花落北京,無疑是喜上加喜。

5年前才獲準重返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的中國,此時信心滿滿。

莊稼地建起亞運場館

按照長期從事體育外事工作的張清的理解,從參加國際大賽到舉辦國際大賽,中國對外希望借此擴大開放,在國際上重新樹立大國形象,對內則希望以此為“抓手”加快城市建設,提高國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67609.html

相關閱讀: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