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東漢輔弼大臣范遷的高風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細讀煌煌史書,總有些人與事讓我們動容。東漢時期的輔弼大臣范遷,就是一位以品行高潔而名垂青史的人物。
  
  東漢輔弼大臣范遷,沛國相(今安徽省濉溪縣)人。由于其做官時兩袖清風,一塵不染,且文韜武略,如擔任漁陽太守時,足智多謀的他常常把來犯的匈奴人打得措手不及。有時半路設伏,阻擊匈奴兵;有時將計就計,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有時斷其后路,使其軍心自亂、不戰而潰。有時虛張聲勢,每三人舉一只旌旗,馬尾拖拽樹枝,掃動陣陣煙塵,獵獵狂舞的旌旗聲夾雜在雜亂的馬蹄聲中就像是有千軍萬馬在行進。有時一隊驍勇快速的騎兵殺到眼前,在匈奴人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連中軍帳都給挑了。匈奴畏之,后再也不敢入界。永平四年(61年),漢明帝劉莊委任范遷為司徒(相當于宰相),范遷之巍巍士風,清純至簡,被后世奉為廉吏和能吏的典范。
  
  范遷的清廉,著實感人。史載,范家最大的一筆財產就是幾畝住宅地,另外還有祖上傳下來的一塊不到一頃的荒地。范家是個大家族,因人口太多,田地不夠種,范遷兄長的兒子來信叫苦,想跟他要點錢。朝廷給的俸祿范遷自己都不夠用,哪里有閑錢給侄子,只好把自己名下的那份土地讓給了侄子。
  
  有道是生前富貴草頭露,死后風流陌上花。永平八年初,范遷死在任上時,家里連一文多余的錢財都沒有,剩余糧食還不足一石。連棺材都買不起,喪事還是漢明帝劉莊特批大司農府動用公款,才將這位倍受人尊敬的廉吏下葬了。
  
  范遷不僅守土有方,廉潔奉公,而且還獨具慧眼,為朝廷輸送干才。牟融的脫穎而出,就有賴于他的力舉之功。
  
  牟融,字子優,北?ぐ睬鹑。牟融年少時就博學多識,因范遷的薦舉,后以司徒府屬吏的身份出任豐縣縣令,在豐縣工作三年,因為牟老師教導的好,縣里竟沒有一起獄訟案件,成為州郡學習的治安模范縣。是典范總是能夠受人關注的,永平五年,公元62年,受司徒范遷薦舉,牟融升任司隸校尉,公元65年,再升任為大鴻臚,公元68年,又升至大司農。六年從地方混到中央,由縣級干部到九卿級京官,牟融打造了官場升遷的神話。在大司農任上,牟融的才能也受到漢明帝劉莊的賞識,劉莊曾經在多個場合表示牟融有宰相之才,這也是對范遷慧眼識才的高度認可。
  
  正聲人去后,公道在人心。東漢著名學者王逸在《楚辭·章句》中注釋說:“不受曰廉,不污曰潔。”范遷的高風,為這個注釋又做了很好的注腳,堪稱萬世之楷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14667.html

相關閱讀: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