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1811~1872年),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具影響得人物之一。他從湖南一個偏僻得小山村以一介書生進京趕考,二十八歲便靠中了進士,從此以后,他一步一個臺階地走上仕途之路,并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遷侍讀、侍講學士、文淵閣直閣事、內閣學士、稽察中書科事務、禮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職,直到一品官位。
擁兵30萬
1864年(同治三年)六月,曾國藩的湘軍攻克南京。當時,曾國藩擁兵30萬,占據中國半壁河山,曾國藩已成為滿清入關以來漢族官僚中持權最大的官員,超越了清初的吳三桂,足以功高震主。曾國荃、彭玉麟、趙烈文、李次清等曾國藩的部屬幕僚人,他們約集30余名高級將領深夜求見,欲將黃袍加身與曾國藩。曾國藩面臨一生的最重大的抉擇,面對這些眼睛冒火熱切的屬僚,曾國藩十分冷靜地給眾人寫下了一副對聯,“倚天照;o數;流水高山心自知”坦露心跡,放棄了在他手上創造歷史書寫曾氏王朝的機會。
看這段歷史,不禁要問,這位手握重兵的曾大帥如果順應了“民意”,振臂一聲高呼,就有機會黃袍加身,一步登天成為一帝,難道曾國藩真的沒有產生這樣的想法嗎?
多次被勸稱帝
就這件事,歷史上有這樣的說法:曾國荃對他說,“你是兩江總督,加上閩浙總督左宗棠,四川總督駱秉章,江蘇總督李鴻章三個現任總督,還有五個現任巡撫全是湘軍嫡系。大哥手里握著20萬湘軍精兵,再遣李秀成收納 10萬太平軍降兵,這樣30萬精銳之師,即可攻破京師,恢復漢家江山,大哥將成為一代帝王!
曾國藩回答道:“共患難時大家可以是朋友;同富貴時往往成了仇敵。就說那個左宗棠,他做師爺時便不甘居人之下;如今同我平起平坐,他肯對我俯首稱臣?再說李鴻章,我若平穩安泰他就是我的學生;我若不順,李鴻章必然反戈一擊。還有那個李秀成,他投降了,就是一只喪家犬,誰還聽他的?再說,朝廷防我之心令人枕席難安!边@一番話叫曾國荃無話可說。再說當時湘軍兵力在江南數省雖占優勢,但清廷的官文據長江上游;富明阿、馮子才分守揚州、鎮江;增格林沁屯兵粵皖,這表明清政府對湘軍早有防備。
湘系勢力中許多人都曾勸曾國藩自立為帝。曾國藩壽誕,湖北巡撫胡林翼來賀,交談間書寫一紙條,赫然有:“東南半壁無主,我公其有意乎?”曾國藩見之,惶恐無言,將紙條悄悄地撕個粉碎。浙江巡撫左宗棠曾贈一對聯:“鼎之輕重,似可問焉!”曾閱后,將“似”字改為“未”字,退回。安微巡撫彭玉麟送密信稱“東南半壁無主,老師豈有意乎?”太平天國覆亡后,曾國荃、彭玉麟、左宗棠、鮑超等四人密謀擁戴曾國藩自立。一天夜晚,湘軍的高級將領約有三十余人齊集大廳,企圖重演一場“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歷史劇。曾國藩未等眾人開口,書寫出一副對聯“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無意自立的想法。
不僅湘系勢力曾有勸進的舉動,甚至太平天國陣營也有人勸曾國藩自立。曾國藩勸石達開降清時,石曾說他是舉足輕重的韓信,何不率眾獨立?忠王李秀成被俘后,也曾表示:愿以長江兩岸數十萬余部,擁戴曾國藩為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10334.html
相關閱讀: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