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炮神。有了他,清朝的野心總是成為妄想,努爾哈赤、皇太極………奉袁必輸,哪怕是三千部隊對強大的十萬大軍,袁承煥還是守住了江山,讓敵人望塵莫及!袁承煥駐守邊疆上十年,支撐了明朝國防的半邊天,可結果卻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死在了多疑的崇禎手上。遙想當年袁承煥被押入京,一時間謠言四起,在幾個慷慨激昂之士的煽動下,整個京城的百姓沸騰了,他們將對滿清的仇恨全部發泄在袁承煥身上,袁承煥是否有罪在那時已經不重要。
(一) 袁崇煥其人
袁崇煥,字元素(《明史本傳》),一說字自如(《黃尊素說略》)。生于萬歷十二年(1584年)四月二十八日。祖籍廣東東莞,出生于廣西布政使司梧州府藤縣北門街。(一說袁崇煥出生于廣東東莞,年十四隨祖袁世祥,祖袁子鵬遷至廣西藤縣)
1、出關之前
袁崇煥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中三甲第四十名,賜同進士出身,授福建邵武知縣。為人好談兵,好為大言。明末著名歷史學家,誓死不愿降清的張岱在《石匱書后集?袁崇煥列傳》中稱其“袁崇煥短小精悍,形如小猱,性格暴躁,攘臂談天下事,多大言不慚,而終日夢夢,墮幕士云霧中,而不知其著魅著魘也!睎|林黨文官夏允彝在《幸存錄》中則說:“ 崇煥少好談兵,見人輒拜為同盟,肝腸頗熱。為閩中縣令,分校闈中,日呼一老兵習遼事者,與之談兵,絕不閱卷;騿栔,則曰:士子宜中者,自有命在,隨意抽取可也。斯豈執事必敬者乎?寧遠一捷,實為有功,遂自矜為東夷已破膽,必肯獻地講和。召對,自言五歲滅東夷,了無成算。給諫許譽卿面叩之,崇煥自言聊慰上望云爾。給諫亟言上英明,豈可浪對,異日按期責功,奈何?崇煥亦自覺失言,遂以用人措餉等事再請於上。倘有不相應,即可借為卸擔地,不意上之咸從所請也。赴援都城,召見,即請統兵入城休息。上不可,以三十騎入城請;上曰:三十亦不可。上之所以疑之者至矣,而崇煥絕不悟也。閣臣錢龍錫嘗問以遼事,答以?從東江做起。錢謂舍實地而問海道,何也?且毛帥未必可得力。崇煥云:可用,用之;不可用,殺之,此吾所優為。錢固庸人也,不以其言為意。及斬文龍,疏中即入錢語。及虜闌入,朝論遂以殺文龍為崇煥罪而并及龍錫,以崇煥為逆督,而以龍錫為通逆;一凌遲,一擬辟。”
2、請筑寧遠
天啟二年(1622年)三月王在晉經略遼東,四月有駐守北山的湖廣士兵潰逃,袁崇煥殺數人乃定。六月王在晉令袁崇煥移往中前所,監參將周守廉,游擊左鋪,經理前屯衛事務。袁崇煥當夜出發,次日抵達前屯。夜行荊棘老虎、豹狼中,四鼓入城,將士莫不壯其膽(《三朝遼事實錄》)。王在晉甚為倚重,題請升其為寧前兵備僉事。
王在晉當時商議在八里鋪筑山海重關,袁崇煥以為不妥,力爭。朝廷命大學士孫承宗親往視察,六月二十六日,孫承宗抵山海關,駁回了山海重關之請。孫承宗召集關內外眾臣公議,閻鳴泰主守覺華,袁崇煥主守寧遠。孫承宗實地考察后,認為寧遠乃山海天然重關,聽從袁崇煥之議。
八月,孫承宗自請督師遼東,王在晉調南兵部尚書。閻鳴泰升任巡撫遼東,袁崇煥調永平道。九月,孫承宗抵關。十二月,閻鳴泰令袁崇煥審核兵數,袁崇煥私斬小校(《明史本傳》,《三朝遼事實錄》中記其殺二人)至軍營幾乎嘩變。孫承宗怒其以以監軍專殺,袁崇煥請罪。
天啟三年(1623年)春,孫承宗令袁崇煥撫哈刺慎各部,令其移出八里鋪至寧遠,收復二百七十里(《孫承宗年譜》)。孫承宗初令祖大壽筑寧遠城,九月又令袁崇煥和滿桂前往,袁崇煥定城規模,令祖大壽等督建城。天啟四年(1624年),寧遠城竣工,逐成關外重鎮。
天啟四年(1624年)春,孫承宗上疏言“寧遠可戰可守”,又說“愿用崇煥指殫力瘁心以急公”不愿用“腰纏十萬之逋臣,閉門頌經之孱膽”,帝聽之。
九月,袁崇煥馬世龍等攜兵一萬兩千巡邊廣寧,敘勞進兵備副使,繼又升至右參政。同年,袁崇煥父病故,袁崇煥兩疏請辭,不許。
天啟五年(1625年),孫承宗,遣兵分駐錦州松山杏山等城,同年,因柳河之戰,孫承宗屢次遭參,請辭。十月,兵部尚書高第經略遼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11881.html
相關閱讀: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