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自李敖所著的《蔣介石評傳》
蔣介石實際上只有一個兒子經國,毛福梅所出,蔣緯國是抱來的。經國的俄國太太蔣方良替他生了一女三子。女兒蔣孝章嫁給俞大維的長子,中德混血兒俞世揚,蔣經國起初很不高興,嫌俞世揚年紀太大又結過婚,但結果倒蠻好,安分守己,這個中、德、俄三國混血家庭,住在美國,完全脫離是非圈之外。三個兒子孝文、孝武、孝勇,為蔣氏王朝第三代的希望所寄,麻煩就不少。蔣經國在贛南與情婦章亞若所生的雙胞胎章孝嚴、章孝慈,因章女堅持要名分,被特務奉命害死后,冠以母姓,一直沒有歸宗,反而在朝代終結之后,還能維持一官半職。
蔣介石初對長孫孝文,寄予厚望,內定接班人也。從蔣介石送他進軍校并大肆宣傳起,布局已天下皆知。不料此子是花花太歲,學書不成,去而學劍;學劍不成,去而鍍金;鍍金不成,去而從政;從政尚待有成,卻酒色戕身以遺傳而來的糖尿病并發以廢以死。其間拜現代醫藥與皇家病房之助,榮總高臥達十八年之久。蔣孝文的自暴自棄,乃蔣家的最大恨事,否則在年齡上,孝文接經國之棒,猶可如經國接介石之棒也。
孝文病廢之后,剩下小十歲的孝武,以及年紀更輕的孝勇。兩個小兄弟長大成人后,分別從政從商。幼弟孝勇插手黨營事業,大做生意、大賺其錢,年方三十五歲就當上全島最大企業之一的中興電子公司的頭頭,大肆包攬工程。諸如包攬了桃園國際機場的工程以及摩托車正字號安全帽等大生意。反正是肥水不落外人田,由我獨沾。孝武從政,則勢所必然,朝代需要接班,別無選擇也。
蔣經國一家(左上側兩個是蔣經國與章亞若所生的蔣孝嚴、蔣孝慈兄弟倆,前左為:蔣孝武、前右為蔣孝勇、后排大哥為蔣孝文)
當蔣經國登基正式成為“總統”之后,孝武的太子架勢益為明顯?桃馀囵B的最佳例證莫過于陽明山上辦了三期訓練班,蔣孝武于第三期畢業后就此結束,其中人馬包括后來成為“行政院長”的連戰、“內政部長”的吳伯雄、“外交部長”的錢復、國民黨秘書長和省主席的宋楚瑜等,這些號稱“山胞”的“青年才俊”,名義上與蔣孝武結成“同學”關系,實際上就是太子黨,想上比李世民的十八學士。結果蔣家的十八學士一一出線,封官受祿,而蔣家的二太子卻功虧一簣,沒能出得來當上唐太宗。
蔣孝武固然絕非唐太宗的料子,美國人從旁觀察,就看出這個洋名叫艾里克斯蔣(Alex Chiang)的中俄混血兒,情緒極不穩定,酒鬼兼煙槍,又好聲色與喜交黑道朋友(見Kaplan,Fire of the Dragon,p. 305、362),顯然是品學兼“劣”。時代畢竟不同了,蔣家在“民主”的招牌下搞家族政治,總不好意思像舊時代皇太子那樣明目張膽。所以不能明來,只有暗搞。很自然地以中廣公司董事長的名義,從逐步掌握特務,參與黨務入手。明眼人一看便知,當時的黨營廣播事業與情報組織原有密切的關系。
蔣孝武
蔣經國當上“總統”,黨政軍特更是一把抓,軍特部分的第二號人物王升,亦因而氣焰強盛,組織“心廬”等小團體,使特務大大加強對學校的控制,臺大哲學系事件即此一例。江南在《蔣經國傳》中提到:
王升利用劉少康小組的名義,結黨營私,專橫跋扈,成為國民黨的“文革小組”,經國因病,未予覺察,了解實情后,一紙命令,將其鏟除。王升削權,且流放南美,說明經國的魄力和當機立斷的決心。(第362—363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20547.html
相關閱讀: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