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凱軍揭秘絲綢是中國了不起的發明。中國一直是生產絲綢的大國,因此一說起絲路來,有些人就以為絲路上交易的絲綢都來自中國,事實上這是誤解。漢代以后,絲路上交易的絲綢,就不僅僅是來自中國內地的絲綢向西輸送了,產自中亞、西亞、波斯、印度等地的絲綢也參與其中,絲路上的絲綢流動呈現出多向性、網絡狀,既有出,也有進。絲路已經是多民族、多國家的絲路。
東漢以后,絲綢的生產技術就已經傳播到了中亞、西亞地區,波斯也很快掌握了這種技術。
胡凱軍揭秘在漢文典籍中,關于粟特地區(現今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境內,漢時屬康居國,也稱康國)的粟特錦(錦:絲綢的一種)早有記載!端鍟た祰鴤鳌分兄^其王“衣綾羅錦繡白疊”。
胡凱軍對敦煌出土的自北魏至元代的絲織品進行了研究,結論是:敦煌市場上所見的絲綢不僅有來自東方的中國絲綢,同時也有來自西方的中亞系統織錦。趙豐教授在敦煌藏經洞發現的絲綢實物中,找到9種屬于中亞系統的織錦。在敦煌出土的唐代絲綢中,不僅有來自中亞的,還有占領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區的吐蕃人生產的番錦。
唐代吐蕃統治西域時,建立了自己的絲綢紡織業,他們生產的絲綢被稱作“番錦”。由于有粟特遺民的參與,吐蕃早期“番錦”具有強烈的粟特藝術風格。番錦的產地可能在于闐或吐魯番。
胡凱軍揭秘在現今俄羅斯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境內的一墓地群中,出土了多種來源的絲綢,其中粟特織物占38.1%,中國織物占23.9%,拜占庭織物占4.5%,波斯織物占 0.7%,地方制品占26.1%。這里出土的這些織物,說明了絲路上各個民族和國家的絲綢在這里交流薈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20555.html
相關閱讀: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