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官場,八抬大轎相當于現在的寶馬防彈車的級別,是當時等級森嚴社會之身份標志。曾國藩是朝中重臣,為什么從不用八抬大轎呢?
曾國藩升遷極快,十年之間連升十級。在升為正三品大員后,按規定,轎呢要由藍色換為綠色,護轎人也要增加兩人,而且乘轎是需要配備引路官和護衛的。但令百官詫異的是,曾國藩從升為三品官之日起,除身邊不得不增加兩外護衛外,轎前不僅沒有引路官,連扶人也省了去,且轎呢也沒有換成綠色,仍乘藍轎。
不久,曾國藩又升為二品大員,下人就為他薦舉了四名轎夫,要把曾國藩的四人抬大轎換為八人抬大轎。按清朝官制,四品以下官員準乘四人抬的藍呢轎,三品以上官員準乘八人抬的綠呢轎,俗稱八抬大轎。但這并非硬性規定,官員如達到品級而收入不豐者,是可量力而行的;若品級達不到卻乘高品級的轎子就算違制,一旦被人舉報,不僅要受處分,嚴重的還要被革職、充軍。
曾國藩早就打定主意,他明白水滿則溢、人滿則忌的官場道理,對于可擺可不擺的架勢、可坐可不坐的大轎,一律是不擺不坐。雖然,曾國藩因乘藍呢轎而被下級官員欺侮,但京城三品以上的大員出行,都知道向護嬌的官員交代一句:“長點眼睛,內閣學士曾國藩大人坐的可是藍呢轎呢!
曾國藩縱橫官場幾十載,也許正是憑借了這種低調、內斂的力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82690.html
相關閱讀: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