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倫,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的發明家,東漢最有名的太監,美國《時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在蔡倫身上一直有兩個謎團:一、蔡倫為什么要去當太監;二、蔡倫怎么發明的造紙術。
蔡倫為什么要去當太監
蔡倫,字敬仲,公元61年前后,出生在一個叫桂陽郡的地方。關于蔡倫的出生,有兩種說法,一個是說蔡倫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里,家里太窮養不活,就送了皇宮;一個說蔡倫出生在小康之家,為了出人頭地才自愿進的宮,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蔡倫應該是個太監,古時候也叫宦官。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了解下什么是太監,為什么會有太監這個職業,當太監的都是些什么人。
太監最早出現在商朝時的甲骨文上,那時候叫凸刀(果然很形象),當時只是作為皇帝家中傭人的一種,人數不多而且地位比一般的奴隸還要低。到了戰國直至秦朝的時候,因為戰爭的頻繁和奴隸的增多,太監的人數才開始多起來,也開始有了專門的機構幫人凈身。
太監的來源一般有三種:一是戰敗的俘虜或者小孩(比如鄭和);二是過不下去的窮人或者小孩;三是因為犯法而被實行宮刑的人(如司馬遷)。
周星馳的電影里說太監是一項很有前途的職業,其實太監的地位只是皇帝平衡朝廷的一種手段,西漢和整個東漢,除了皇帝,最有權勢的一股勢力就是皇帝的舅舅們代表的外戚。我們在《漢章帝劉?》里說過,東漢時期的外戚甚至可以決定誰來做皇帝。
為了制約這股外戚勢力,皇帝就扶持了太監。只要你足夠的機靈、有能力,熬個幾十年,位極人臣,也不是不可能。雖然如此,但是太監畢竟不能傳宗接代,對整個家族是件很丟人的事情。當初司馬遷被實行宮刑的時候就說,萬念俱灰、隨時都想自盡。
正因為如此,太監的主要來源就是戰俘或者囚徒,除非家里實在太窮,吃了上頓沒下頓,實在養不起,才扔到宮里,至少有個飽飯吃。
我們的蔡倫同志,在史書上沒有關于他的父輩打仗或者犯錯的記載,那么只剩下唯一的一種:蔡倫是自愿進的宮,而且進宮的時候還小,有史書記載是在公元75年,也就是蔡倫14歲的時候,就失去了做男人的資格,成為了皇宮中的低等下人。
就這樣,蔡倫在皇帝身邊當差了,可惜干了一年又一年,連皇帝的面都沒見過,每天的工作就是照顧皇帝的大小老婆。
皇帝的老婆太多了,在一群女人面前打工,每天聽到的就是抱怨、牢騷還有幾個女人之間的勾心斗角。蔡倫是一個好員工,除了認真工作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選一個好的老板,所以蔡倫選擇了竇皇后。
竇皇后就是后來的竇太后,做了很多年的垂簾聽政。這時,蔡倫已經在后宮住了7年了,從最初的一個小雜役混到了出入皇宮、傳遞詔令的小黃門太監。而這一天,竇皇后讓蔡倫要去干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監視宋貴人的自殺。
宋貴人為什么要自殺呢,因為她在所有皇帝的老婆中,第一個生下了兒子,皇太子劉慶。有了太子,竇皇后的皇后寶座遲早要換人,竇皇后不甘心,于是誣陷宋貴人搞巫蠱。搞巫蠱是大罪啊,漢武帝時期的衛子夫,因為巫蠱,皇太子、皇后、皇后的整個家族都被端了。
宋貴人很害怕,好不容易熬到兒子當上了太子,卻出了這樣的事情。想向皇帝解釋,行嗎?不行!因為門外有人在監視,出不了門;不想死,行嗎?也不行!如果你不死,還會連累太子,實在沒辦法了,自殺吧,這時門口監視的那個人就是蔡倫。
正是因為這次監視,太子劉慶被貶為清河王,也因為這次監視,蔡倫在晚年自殺了,就好像一個循環,具體我們后面再講。
造紙術真的是蔡倫發明的嗎
殺人這么危險的事,竇皇后都讓蔡倫去干,很明顯,竇皇后對蔡倫很信任,正是因為這份信任,蔡倫的官,越做越大,從小黃門到中常侍,再到尚方令。尚方,其實就是皇帝的私人藝術品加工廠。
電視里,包拯每天拿著的那把尚方寶劍,原始的意思就是尚方生產的寶劍,因為是皇帝的私人物品,所以當賜給大臣時,代表的就是皇帝本人,這種象征意義,延續到了宋朝,才有了小說中包青天手拿尚方寶劍,斬殺大臣的情節。
也正是因為這個尚方,讓蔡倫名垂千史。
嚴格意義上來說,造紙術不是蔡倫發明的,蔡倫的偉大之處在于,領導尚方,將造紙這項技術實現了改良,降低成本,使造紙可以進入普通家庭,造紙術普及化了。以前只能皇帝用用,現在老百姓也能用紙了。
蔡倫之前大約西漢初期,紙已經可以做出來了,可惜太粗糙,根本不適合用來寫字。蔡倫統率尚方對造紙術進行了改良,之后造出來的紙不僅可以寫字,而且價格比原先的便宜了好幾倍,讀書人寫文章再也不用刻竹簡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83527.html
相關閱讀: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