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給康熙皇帝的信 日前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的一場“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的特展上,一封泛黃的路易十四致康熙的信函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注。路易十四為何要給康熙寫這封信?這封信的內容是什么?康熙為何未能收到此信?要解開這些疑惑,我們就要回溯到300多年前的時代。 17世紀,法國為了擴張勢力、發展科學和傳布天主教,決定派遣一批數學造詣很深的耶穌會士赴華,但財政大臣科爾伯的去世使這一計劃一度擱淺。直到168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法國長久以來的心愿得以實現。當時,恰逢一個暹羅使團到訪法國,轉達了納萊王與法國結盟并開放通商口岸的愿望。路易十四決定借機向東方派出一艘名為“飛鳥號”的戰艦,以期造訪暹羅和中國。 就在洪若翰等神父滯留寧波期間,南懷仁得知只有五位耶穌會士抵達中國,便于1687年10月再次致函路易十四的懺悔神父拉雪茲,呼吁更多的同仁來華,并提議以后的傳教士經陸路前來。南懷仁這一提議主要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是海路與陸路相比,不僅行程更長,而且危險性更大。據柏應理估算,之前經海路前往中國的歐洲傳教士共計600余人,而真正到達中國者只有100余人,絕大多數神父都因疾病和船只失事等原因葬身大海。二是傳教士可以沿途建立新的傳教區,使越來越多的東方民族皈依天主教。此項提議得到了路易十四的支持,他指派了聞名歐洲的西里伯爵負責開辟前往中國的陸路通道,并指派給他四位傳教士和一些侍從。 “杰出、卓越、萬能而又崇高的陛下,朕最為親密的朋友: 上帝愿增加您的榮耀,使您有一個幸福的歸宿。獲悉陛下希望在身邊及貴國有大量精通歐洲科學的飽學之士,朕在幾年前曾下旨派遣了六位皇家數學家,為陛下帶去我們巴黎城內著名的皇家科學院中最新奇的科學知識和最新的天文觀測成果。但是分隔我們兩國的漫長海路使人極易遭遇種種不測,只有耗費大量時間并歷盡各種艱險才能完成旅途。朕擬此次向陛下再派一批皇家數學家耶穌會士,隨西里伯爵經更短、更安全的陸路前往,以便他們能作為我們相互尊重和友誼的證明盡早到達陛下身邊,以便通過西里伯爵歸國后對您令人贊賞行為的記述,使朕能夠忠實地見證所有非凡的事件。 在此,朕請求上帝能夠增加您的榮耀,并使您得到一個非常幸福的歸宿。 路易十四致波斯國王和俄國沙皇的信件內容大致相同。除了對對方的贊美之詞外,主要闡述向中國派遣皇家數學家是為了進行科學觀測,獲得科學知識,以便服務于世界各民族,并希望對方能夠同意借道并為傳教士提供必要的幫助。 西里伯爵收到法王的信后,于1688年9月初從華沙啟程前往莫斯科。此次受命的四位傳教士本來預想的最佳路線是通過莫斯科和西伯利亞進入中國,但由于擔心俄國的阻撓,決定兵分兩路。阿夫瑞爾和薄賢士兩位神父走上述路線,另外兩位神父則通過土耳其、波斯一直到達希爾萬公國首都沙馬基。如果俄國給予方便,去沙馬基的神父則前去莫斯科和其同伴會合。如果俄國拒絕,在莫斯科的神父將和西里伯爵前往沙馬基,整個使團會合后再通過波斯北部和中亞地區進入中國。但不幸的是,俄國果然提出種種詰難,拒絕傳教士借道,而且更出乎他們預料的是,俄國故意將他們拆散,命令西里伯爵立刻沿波斯方向離開俄國,卻讓另外兩位神父沿加利西亞和摩爾達維亞方向離開。阿夫瑞爾返回法國,薄賢士雖歷盡艱險,但終未完成尋求新途的任務,后經海路抵達中國。西里伯爵攜路易十四致康熙的信于 路易十四向中國派遣的第二個傳教團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停止了赴華的腳步,但西里伯爵使團的失敗并不代表著法國耶穌會士在華事業的中斷,因為自1698年法國商船“安菲特里特號”首航中國后,來華傳教士不絕于途。
1687年6月,除塔查爾外的五位神父才乘坐一艘商船向他們期望已久的中國駛去。
1689年夏天按之前的約定抵達沙馬基與走第二條線路的神父會合,然后一起向伊斯法罕進發。他們本打算于1690年夏天穿越烏茲別克人居住的地區。然而,同年5月,西里伯爵被他的一個侍從勒死,這個意外事件沉重地打擊了他的傳教士同伴,使之停止了繼續前往中國的腳步。這封致康熙帝的信件因此也就未能到達中國,而是被傳教士帶回了法國。后又幾經輾轉,現存于法國外交部檔案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95950.html
相關閱讀:皇太極離間袁崇煥
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