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從《儒林外史》看清朝的居民如何貸款買房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清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深秋夜半,萬籟俱寂,浙江省樂清縣大柳村青年匡超人正挑燈夜讀,忽聽門外一聲響,幾十人吆喝起來,頃刻間幾百人一起大喊,窗紙變得通紅。他叫一聲:“不好了!”忙開門去看,原來是本村失火。一家人一齊跑出來道:“不好了,快些搬!”那火頭已有丈把高,一個個火團子往天井里滾。等村民們逃到稻場上,全村房子都已燒成空地。

——這是江南民居怕火的典型例證。

不過這篇文章并不關心江南民居怎樣防火,而是想借上述事例,談談在清朝貸款買房的事兒。

且說匡家被火燒了房子,沒處存身,只好托人在村南大路口租下一間屋,搬了進去。此后到匡超人考中秀才,出門遠游,娶妻生子,參加工作,一直到他故事結束,匡家都住在那間小屋里,而沒有像別的村民那樣重建家園,更沒有在大城市里買房置業。原因很簡單:他們家沒錢,蓋不起房,也買不起房。

換在今天,匡家只要拿得出三四成首付,就可以在杭州買下一套房子,然后喬遷新居。要是嫌杭州房價太高,還可以退而求其次,就近到樂清縣城置業——眾所周知,現在樂清那幾家商業銀行也推出個人房貸了。但是很遺憾,《儒林外史》寫的是明朝故事,描述的是清朝生活,無論在明朝還是在清朝,都沒有哪家銀行經營房屋貸款。

銀行不搞房貸,不代表就沒有貸款買房的希望了,事實上,匡家還有別的路子可走,比方說,借高利貸,或者借無息貸款。

假設匡家要在樂清縣城買房,三進五間一小院,要價六十兩,全家砸鍋賣鐵,湊齊了二十兩,余下的就找印局借。印局是放高利貸的,長短期都有,長則半年,短則一天,利息也高低不等,從8%到100%。只要匡家樂意承擔100%的高利息,他們可以立馬貸到四十兩紋銀,交足剩余的房款。

但是這樣貸款畢竟太吃虧,利息高且不說,時間還短,這期間大概需要匡超人不停地殺豬磨豆腐,他哥匡大不停地賣糖人,連臥病在床的匡老爹也要發揮余熱,每天把雞蛋擱屁股底下,試著孵出一窩小雞來賣,才有可能把貸款還清。那樣的話,《儒林外史》只怕要改名叫《房奴外史》了。

咱們再換個方法,讓匡家去找借錢局。在晚清的江南,借錢局俯拾皆是,多由官員富商發起設立,專為貧民提供經濟上的短期救助,具體來說,就是提供無息貸款。按照程序,匡家應該向樂清本地的借錢局提出申請,然后借錢局派人調查,證明他們的確是貧民,然后才向他們放貸。

問題在于,在借錢局最多只能貸到五千文,清朝錢賤銀貴,一度是一千七百文才兌換一兩銀子,而匡家還有四十兩銀子的缺口,這點兒無息貸款根本不夠用。為了交足房款,相信匡超人會造出許多假證明,同時向幾十家借錢局提出申請,一如今天申請無擔保小額貸款的農民偽造一堆身份證。

幾點說明:

1.樂清縣大柳村失火一段,引自《儒林外史》第16回“大柳莊孝子事親,樂清縣賢宰愛士”。《儒林外史》是小說,不是正史,但是僅從了解生活圖景這個角度來講,小說比正史更有參考價值;

2.晚清樂清未必有借錢局,但杭州是有的,蘇州是有的,鎮江是有的,連孤懸海外的舟山都有過,我們姑且推測樂清也有。關于借錢局的性質和放貸程序,見于《鄭觀應集》下冊,拯貧借錢局序,局章六則;

3.清朝金融機構雖然不提供房貸業務,卻已有房屋抵押貸款的雛形。關于這一點,在《明清蘇州工商業碑刻集》輯錄第38份碑刻《吳興會館房產新舊契照碑》里有具體事例,即光緒二十五年以前,蘇州吳興會館房契被一位名叫陳鶴鳴的人拿去盜賣。原文說:“吳中房屋契照,可以質押銀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12540.html

相關閱讀: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
皇太極離間袁崇煥
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