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康熙帝南巡(1684年)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清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康熙帝是中國走出紫禁城、巡察地方最多的皇帝。他做皇帝的六十一年,其中先后積十八年時間,是在各地巡察,多達一百三十次,次數最多是長城南北熱河諸地,多達七十八次,而民間最有影響的卻是六次南巡,總共有五百四十九天。這六次南巡為康熙執政提供了很好的參考。關心河工康熙南巡有多種目的,如籠絡知識分子、游覽各地風光,但每次必到治黃工程現場,視察三五天,提出可行性意見,由此開始了南巡的考察民情和地方吏治。他說:“古人之君,居深宮之中,不知民間疾苦者多,朕于各地巡行,因目擊之故,知之甚確。”康熙二十三年(1684),首次南巡,就在蘇北視察。他乘輿自宿遷至清河(淮陰),路程二百里,就走了整整十二天,所過之處,見河工夫役運土、夯筑大為辛勞,特地多次停下車駕,步行外出,親加慰勞,并面諭靳輔等治河大臣,嚴防有不肖官役侵蝕本已微薄的勞務工資,務必讓人人都能拿到定額的銀錢。幾天后,康熙帝乘船由清河沿運河南下,在過高郵湖時,見民間田地廬舍多浸沒在水中,心甚不安,舍舟登岸步行湖堤十余里,察看形勢,召集當地父老和讀書人,詳細了解水災根因,并尋找解救辦法。他對陪同的兩江總督王新命說:“朕此行原欲訪問民間疾苦,凡有地方利弊,必設法興除,使之各得其所,F在目睹此方水災,哪里能不設法拯救呢?”他下詔,凡是有水災的州縣,一一詳加考勘,確切查證后,務必解決,需要多少經費,就用多少,在所不惜。當日,康熙帝夜不能寐,賦古風一首:“淮揚罹水災,流波常浩浩。龍船偶經過,一望類州島。田畝盡沉淪,舍廬半傾倒。煢煢赤子民,棲棲臥深潦……”考察清官康熙帝南巡察訪吏治,也發現了一批好官?滴醯凼状文涎睬跋,獲悉兩江總督于成龍逝世,大為痛惜,臨朝訊問:“今天下清廉官如于成龍者有幾人?”回答有七人,其中有張鵬翮、郭?和彭鵬。但他沒有輕易相信。當年秋,他南巡路過兗州,見到兗州知府張鵬翮,經考察后果然不錯。張從此擢升,由浙江巡撫直至吏部尚書。南巡至江蘇吳江,微服至民間,百姓都稱贊本縣知縣郭?是清官好官,由是超擢為御史,后任湖廣總督。在南京,他特別注意當年由于成龍推薦的江寧知府于成龍(漢軍鑲黃旗人),經密訪果然與所說相同,證實此于成龍確是清廉、干練,特予以嘉獎,賜親書手卷一軸,對他諭說:“人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爾必自始至終毋有改操,務效前總督于成龍,正直潔清。”當月即超擢為安徽按察使,兩年后又擢為直隸巡撫。并在首次南巡歸京后,專門召見于父,賜貂裘,獎勵他教子有方。
嚴懲貪官康熙帝南巡也很注意地方官吏的貪贓和瀆職。首次南巡駐蹕宿遷,發現漕運總督邵甘問題相當嚴重,便當面申飭他:“朕時巡之舉,原欲周覽民情,察訪吏治。你身為大臣,理應廉潔,為僚屬做個表率。誰知到任以來,沒有做過一件實事,而且還多有不謹處。”邵甘心中不甘,為己行為作了詭辯?滴醯勰贸鋈俗C物證,又說:“朕還查詢本地民眾,多是這么說的,可謂言之鑿鑿。”邵甘只得低頭服罪。康熙帝把他帶往南京,隨即革職?滴醯劭疾、處理官員是相當慎重的?滴醵四(1689)三月,在他第二次南巡返京的第二天,才處理出巡時掌握的某些高官,如杭州副都統朱山庸劣免職,靳輔政績顯著,民眾口碑極好,恢復河道總督原職。他為官吏政績定格,與察訪民情契合,說:“凡居官賢否,唯輿論不爽。果其賢也,問之于民,民自極口頌之;如其不賢,問之于民,民必含糊應之。官之賢否,于此立辨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123261.html

相關閱讀: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皇太極離間袁崇煥
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