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自從努爾哈赤發跡,皇太極于1636年改國號為大清,一直到1912年清帝被迫退位,一共持續了約276年。這兩百多年的時間中,共有12位皇帝在位,他們生前發生的事兒,被如今的清宮劇傳的是神乎其神,比如最近熱播的某劇,康熙皇帝和納蘭性德之間的故事,簡直虛構的毫無下線。
不過,皇帝們死后的事兒卻是沒什么人愿意寫,這確實沒啥可寫的,死了不就成一把黃土了,有啥故事可說呢。
今天,宮殿君就想碰碰這還沒人“涉足”的領域,給大家說說清朝12位皇帝死后的故事,當然,不是編瞎話,搞迷信,主要是想給大家講講這些皇帝死后都葬在哪兒,給大家漲點皇帝陵園的知識。
總的來說,清朝皇帝建陵的原則主要還是模仿明朝。清帝陵主要分為三個“大片區”,主要是以順治入關中原為界限。
一、關外陵
咱們都知道,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這兩位清朝最早的皇帝畢生沒能在北京的紫禁城里的龍椅上坐坐,因此他們死后是葬在“關外”,這個關外主要是指“山海關以外”。
這關外陵主要有三座:
1、永陵
主要葬著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貼木爾、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及伯父禮敦、叔父塔察篇古。
2、福陵
這座陵墓地理位置非常好,葬著咱們的努爾哈赤和他的皇后。
3、昭陵
這里葬著皇太極和他的皇后,這座陵墓有點打破風水格局,一般來說,風水寶地都是依山傍水建立的,叫前有水,后有山,但是這座陵墓卻是沒山沒水,就建在一個平地上。
二、清東陵
順治皇帝入關后,除了做好皇帝,和董鄂妃上演了帝后癡情絕戀的故事外,還為后世子孫選定了一塊絕佳的風水寶地作為陵寢,即我們現在都非常熟悉的清東陵。
其位于河北省遵化鎮馬蘭峪鎮以西,背靠著昌瑞山,據說當年順治皇帝來到此地時,不禁被這里絕佳的風水格局所震撼,當即大贊:“朕死后一定要葬在此!”從這可知,順治原來還是位“風水先生”。。。
自此,順治的子孫們都葬在清東陵,不過,慢著,這中間出現了一個小意外:
雍正皇帝這里出“岔子”了,本來雍正皇帝也要葬在清東陵的,結果他生前去往清東陵時,和自己的祖父看到的不同,他認為為他選址的這塊地兒風水不行,叫“穴中之土帶著砂石”,實為不吉,因此,他放棄了清東陵,轉而另尋吉處。
找啊找啊找,終于,雍正皇帝在河北的另一個地兒尋到了風水寶地,哪兒呢?就是河北易縣永寧山下的清西陵。
三:清西陵
清西陵和清東陵一樣,都位于河北省境內,同樣是依山傍水,風水絕佳。雍正皇帝當年看上這兒后,就“戀戀不舍”,認為這里“山脈水法,條理詳明,洵為上吉之壤”。
清西陵雖然很好,但清東陵也不能浪費啊,因此,清朝自雍正皇帝開始,一般情況下,皇帝都“間隔”的埋在清東和清西兩個陵里,比如爸爸埋在清東陵,那么兒子就埋在清西陵,前一個皇帝埋在清東陵,那后一個皇帝就埋在清西陵,這也算是一種“協調”。
所以,我們看到,清朝皇帝葬的陵墓都是有順序“間隔”的埋在兩個陵園中:
清東陵埋的有:
順治?孝陵
康熙?景陵
乾隆?裕陵
咸豐?定陵
同治?惠陵
清西陵埋的有:
雍正?泰陵
嘉慶?昌陵
道光?慕陵
光緒?崇陵
本文來自《今日頭條》的“宮殿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157235.html
相關閱讀: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皇太極離間袁崇煥
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