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歷史真相,需要史學家應有的學術良知和勇力。
譬如提及吳佩孚的領袖特質,現在的教科書罕有所涉。甚至年輕的一代,更不知吳佩孚是何許人。或許讀了這篇文章,一些所謂的領袖們應許更會臉紅。
縱覽中國近現代史,能與吳佩孚比個人品質比綜合實力的,恐怕所剩寥寥。這不是溢美之詞,是不折不扣的事實。
吳佩孚生前,有人便譽之為“中國之華盛頓”。
此人,工于書法,精熟兵書,品學兼優,智勇雙全
吳佩孚,字子玉,山東蓬萊人。在其誕生之際,時為小商人的父親夢見戚繼光進入家門。為表示對抗倭英雄的景仰,便以戚繼光的字“佩玉”為此子取名佩孚,字子玉。
早年因父親早逝,他便輟學掙錢養家,孝順生母,不遠游,游必有方。其間拜家鄉名儒為師,并精習兵書,吃苦耐勞,忍辱負重。窮困潦倒之際,為了糊口,他只有憑自己念過四書五經,即可為他人“卜卦算命”。
目睹中日甲午戰爭中傷亡慘重,曾經在家鄉當過水師營學兵的秀才吳佩孚,憤而投筆從戎。
不久因書法獨絕、諜報天賦,智勇雙全的吳佩孚被榮升為陸軍上尉。后來,吳佩孚奉命攜帶重要情報到奉天附近的新民屯參加秘密會議,途中被俄軍以“間諜”之名逮捕。吳佩孚拒不承認自己諜報員身份,在押往哈爾濱途中跳車逃脫。
此人,天資聰慧,讀萬卷書,行萬里,閱人無數
有實力,又逢伯樂,吳佩孚真是生而逢時。他有個上司叫郭緒棟,認為他做個上尉,很屈才,特寫信給老熟人曹錕,說吳佩孚是人中之龍,前途不可限量,這才保送他進了武備學堂,自此,吳佩孚漸入政治明星之列。
翌年,曹錕成了三鎮的統制(師長)。一次吳佩孚隨曹錕駐防吉林時,曹錕要用東北地圖,整個第三鎮只有吳佩孚有一張在日俄戰爭時期自己繪制的東北地圖,由此曹錕對吳佩孚開始有所關注。隨著曹錕勢力的壯大,吳佩孚的官位也不斷攀升。
機遇總是給有準備的人。時袁世凱的心腹愛將湯薌銘在長沙舉行全湘名流會議,請師長曹錕致詞,但曹錕很不善于辭令,吳佩孚主動請纓。
吳佩孚從湯薌銘督湘有方,受到萬民敬仰說到湖南人杰地靈而湖南諸將胸有韜略。這番頗富煽情之言打動了在座諸位,尤其是湯薌銘聽得連連稱贊,認為吳佩孚確是軍中奇才,可惜官階太低,會后便以湖南省督軍府的名義向曹錕發來公函:“茲借調貴陪吳佩孚來敝省主巡警旅軍政。如貴部認為必須交換條件,敝省一定酌情滿足之。”曹錕想一個堂堂的都督僅見吳佩孚一面,竟然要將其借走,而且還要升為旅長,想必吳佩孚一定有其獨到之處,楚材晉用,不如楚弓楚得。于是回函:“本部已提升吳佩孚為第六旅旅長,掌管兵權,如何外借?”
袁世凱死后,群雄失駕,北洋軍閥遂分為直、皖、奉三大派系,各自為政。在吳佩孚建議及積極協助下,直系首腦曹錕加強第三師軍事訓練,大規模擴軍為五個混成旅。1917年7月張勛復辟,段祺瑞組織“討逆軍”,曹錕被任命為西路討逆軍總司令,吳佩孚為先鋒率其精銳之師對豐臺、天壇等處“辮子軍”發起進攻,大獲全勝。
以此為轉折點,曹錕、吳佩孚替代馮國璋逐漸成為直系實力人物,直系勢力崛起且發展迅猛。爾后其聲望遠遠超過自己的老上司曹錕,成為北洋軍閥的核心領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196586.html
相關閱讀: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