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改十為于”說遺詔:雍正帝是否真的矯詔篡位?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雍正矯詔篡位“改十為于”,是清史中最廣為人知的故事之一。它說的是:“圣祖皇帝(指康熙帝)原傳十四阿哥允?天下,皇上(指雍正帝)將十字改為于字!庇赫欠ɡ^位之傳言,以此最具代表性,但很遺憾,早就被爭辯對手輕而易舉地駁倒了。今天我們舊話重提,無意發起又一輪爭辯,而是想借此探討一下,“道理”與“實際”之間,有時會有怎樣的背離。

  “于”還是“於”?

  辯駁“改十為于”不成立的第一條理由是:“于”字在當時應寫成繁體的“於”,“改十為于”的說法本身就不能成立。從“道理”上看,這不可謂不充分!案氖疄橛凇眱戎兄x,無疑是篡改康熙帝的遺詔,那能不能換個問法:康熙帝到底使用“于”還是“於”呢?康熙帝確實使用“於”字,下面是一個例子,在江西巡撫郎廷極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所上奏折中,康熙帝有親筆朱批:“凡地方大小事關於民情者,必須奏聞才是。近來南方盜案頗多,不可不細心察訪!

  但康熙帝也寫“于”字的,他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蘇州織造李煦的奏折上有朱批:“巡撫宋犖,朕南巡二次,謹慎小心,特賜御草書扇二柄。賜李煦扇一柄。爾即傳于宋犖,不用寫本謝恩,以后有奏之事,密折交與爾奏!睉撚谩办丁钡牡胤,卻分明寫成了“于”。還有“與爾”也是用的今天所謂的簡化字。那么面對著這一不合理的“于”字,臣下如何反應?李煦將皇帝旨意傳達給身為江寧巡撫的宋犖,宋犖上折謝恩,他在奏折中重抄了上述部分朱批文字,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句中的“與爾”兩字是用繁體字寫成,但“于”字并沒有使用繁體字的“於”。這充分表明,宋犖注意到了皇帝不符合“規范”的“于”字的寫法。

  宋犖是以這種獨特的抄寫方式,質疑朱批的真實性和權威性嗎?根本不是。看看他對于兩把御賜書扇的態度就可以知道:“仰見我皇上詩兼風雅,書駕鐘王(指鐘繇、王羲之),臣什襲珍藏,世世永寶!彼z毫不懷疑不“規范”的帶“于”字朱批。其實,這“規范”只是我們今天的規范罷了,實在是替古人瞎操心。曾有人推測,康熙帝有可能寫“于”,現在終于“發現”了實例,一個足矣!我們能夠說,僅就“于”字而言,如果康熙帝真有遺詔,如果雍正帝真的將“傳位十四阿哥(或皇子)”,改為“傳位于四阿哥(或皇子)”并公之于眾,那么,臣下是不會以“一字之差”否認這份詔書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的。因此,以清代詔書中“于”與“於”不能通用就直接否定“改十為于”說,不能成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00520.html

相關閱讀: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