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萬歷長年“不朝”,是萬歷怠政的一個重要表現,也是國事艱難的原因。事實上,不上朝和不理政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萬歷三大征”的勝利就是在不上朝的時期取得的。
萬歷中期后雖然不上朝,但是不上朝之后并沒有宦官干政,也沒有外戚干政,也沒有嚴嵩這樣的奸臣,朝內黨爭也有所控制,日本入侵朝鮮、女真入侵和梃擊案萬歷都有反應,表示奏章還是有在看,并透過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局。
《明史?神宗本紀》指出,“明之亡,實亡于神宗”。
黃仁宇在《萬歷十五年》曾提到“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26987.html
相關閱讀: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