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世界五大軍事藏寶傳說:揭秘石達開生死寶藏之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解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俗話說:亂世出梟雄,太平天國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混亂時期,自然也出現過不少梟雄,其中翼王石達開就是當時的梟雄。梟雄們要成就自己的事業,必不可缺的就是金錢。翼王石達開的手中也擁有大量金錢。當他率領的太平軍被清軍滅于大渡河前夕時,他所擁有的金銀財寶,傳說卻并沒有被清軍收繳,而是被他藏在一個秘密的地方。

這個地方是哪里呢?既然石達開埋藏寶藏的地點沒人知道,那么,寶藏的消息又是如何傳開的呢?

原來,在石達開死后,他埋藏寶藏的消息便被人傳了出來。佐證這一消息的還有這樣一個傳聞,說石達開當時留下了一張寫有“面水靠山,寶藏其間”八字隱語的寶藏示意圖,雖然這一隱語流傳很廣,然而,直到今日,仍無人能破解這一隱語。

翼王石達開率兵出走

石達開,廣西貴縣人,生于1831年,卒于1863年,是太平天國著名的軍事統帥之一。他在早年加入了拜上帝會,和洪秀全、馮云山、蕭朝貴、楊秀清等人共謀舉義,發動了金田起義。石達開先被封為左軍主將,后又被封為翼王,任先鋒,從廣西向金陵(即今南京)進軍。因軍功卓著,石達開成為太平天國的主要統兵將領之一。

咸豐四年,太平軍西征,卻被曾國藩的湘軍打敗而節節后撤,武漢失守,九江危急。在此危難之時,石達開奉命率軍趕到湖口增援。他一面指揮九江、梅家洲等地的守軍頑強抵抗,一面將自己率領的軍隊分成幾路,將曾國藩的湘軍水師困鎖在鄱陽湖內,并使用火攻計焚燒湘軍的笨重大船。

石達開的這一戰幾乎全殲了曾國藩的水師軍隊,扭轉了太平軍西征的不利局面。后來他又率軍協同燕王秦日綱等部,一舉摧毀了清軍的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解了清軍對天京的圍困,使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進入了全盛時期,石達開也因為這些卓著的軍功而得到太平軍將士的一致擁護。

1856年夏,洪秀全因對楊秀清“逼天王親到東王府封其萬歲”不滿,密令北王韋昌輝回天京調解。然而韋昌輝同楊秀清素有積怨,他在率軍回到天京后就殺死了楊秀清及其家屬部眾兩萬多人,韋昌輝的這一舉動使得天京人心不穩。石達開見此情景,急忙趕回天京,想要調停事端,然而已經殺紅了眼的韋昌輝并沒有接受石達開的調停,反而還想殺了他。

勢單的石達開面對兵多而不聽勸的韋昌輝,只能孤身逃離天京。韋昌輝知道了石達開在其部眾的幫助下逃出了天京,憤怒之下殺死了石達開的家人和部眾兩萬多人。聽到這一消息,石達開從江西前線集結親兵幾萬人,返回天京想殺死韋昌輝為其家人和部眾報仇。因為事情越鬧越大,對太平軍極為不利,洪秀全不得不殺掉韋昌輝來平息這場內訌。

天京內訌平息后,石達開本想盡棄前嫌,幫助洪秀全穩定因天京變亂而在太平軍中引起的混亂,然而,他的這一片心不但沒有得到洪秀全的贊賞,反而引來了洪秀全的猜忌。

有了楊秀清、韋昌輝的前車之鑒,尤其是石達開功勛卓著,在太平軍將士中深得人心,手下的部隊又是太平天國軍力雄厚的精銳之師,此時洪秀全很擔心石達開會像楊秀清和韋昌輝一樣,對他不利。因此,洪秀全面對石達開時,常常會“時有不樂之心”,“深恐人占其國,使洪氏一家一姓的天下失之旦夕”。

洪秀全為了解除他的憂心,就封了他的哥哥洪仁發為“安王”,洪仁達為“福王”,來管理軍隊的糧草,以牽制石達開的發展。洪秀全這樣做完全忘了他當初對共同起義的兄弟許下的“非金田同謀首義、建有殊勛者不封王爵的規定”,不但沒有解決他的困擾,反而傷害了石達開的忠心,將石達開逼到了反叛的邊緣。

1857年6月2日,石達開率領他所部的二十萬精兵離開天京向西部而去,以躲避洪秀全可能對自己的“陰圖戕害”,但是他又不想背負叛逃的罪名,所以在西進的路上,他命人一路張貼布告,說明自己的忠心與清白:“吾當遠征報國,待異日功成歸林,以表愚忠耳。”

石達開本想多立戰功后回歸太平軍中,然而在無根的情況下四處轉戰,形勢極為不利,他想再次獲得軍功的愿望落空了。在與清軍的多次交戰中,石達開率領的軍隊損失慘重,又因為沒有屬地,缺少草糧供應,將士們的士氣很低落。

曾被石達開打敗過的湘軍統帥曾國藩看出了這一點,很高興,他認為以石達開目前的情形,自己報仇雪恨的機會到了。他說,石達開“既鈍于浙,鈍于閩,入湘后又鈍于永祁,鈍于寶慶,裹脅這人愿從者漸少,且無老巢以為糧臺,糧米須擄,子藥須搬,行且自疲于山谷之間”。因此他加緊了對石達開部的圍攻。

面對缺草少糧、兵疲馬困、又被湘軍四處圍堵的情況,石達開無奈,只能帶領軍隊退守到長蛇嶺,轉戰四川,想避開湘軍的主鋒。然而,即使他采取這些做法,仍無法阻止被湘軍大敗的結局。最終在大渡河畔,石達開部陷入清軍的重重包圍,進退無路。

清軍雖然將石達開逼入了絕境,但石達開的軍事能力還是很得清廷欣賞的,所以清軍派人勸降石達開,承諾只要他投降,就保證他所率領將士的性命無憂。石達開很愛惜自己的士兵,為了保住他們的性命,決定投降。

他說,希望駱秉章、唐友耕等清軍統帥能依書赴奏,“請主宏施大度,胞與為懷,格外原情,宥我將士,請免誅戮,禁無欺凌,按官授職,量材擢用,愿為民者散為民,愿為軍者聚為軍”。然而清軍并沒有遵守約定,不僅扣押了石達開父子,還將石達開想保下的士兵全部殺害。6月27日,石達開被駱秉章等人在總督府會審后判處凌遲極刑。

雖然石達開被凌遲處死有相關記載,但民間還是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較為詳細。說石達開并沒有被清軍圍困住,而是突圍出來了,之后他也沒有回歸太平軍中,而是帶著余部和大量的金銀珠寶逃進了貴州與廣西交界的叢山中,并在那里修筑了一座山寨,藏兵駐軍以待東山再起。然而沒過幾年天京被清軍攻破,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國徹底失敗。

石達開也失去了再次出山抗敵的雄心。另一種說法則較為簡單,說當時投降的是與石達開長得極為相似的他的養子,他本人則在清軍圍剿當時就帶著幾個心腹化裝逃走了。據說,還有人曾在四川見過隱居的石達開。無論哪種說法,石達開留有寶藏應該是真的,那么,石達開的寶藏藏在哪兒呢?這一疑問又牽出了國民黨四川省主席劉湘派兵挖寶一事。

安順場劉湘挖寶

劉湘,字甫澄,生于1890年,卒于1938年,四川大邑人,他對當地傳聞的石達開有寶藏埋藏極為相信。劉湘認為,石達開作為太平天國的重要將領,肯定會有大筆金銀財寶來支持他的軍事行動,可是最終他被清軍圍困于大渡河,無論當時他是想突圍還是等待被擒,對于他所擁有的金銀財寶,他肯定會有一個妥善的安排的。

而且傳聞說清軍剿滅石達開所部時,并沒有收獲大筆金銀,所以劉湘認為,石達開應該是將這筆財寶埋藏了起來。至于石達開埋寶的地點,劉湘認為應該就在四川省石棉縣境內紫打地(即信安順場)高升店后山坡下。因為據說石達開及所部就是在此處被清軍俘獲的,那里地勢險要,是一個藏寶的好地方。

據說在1937年,劉湘秘密調遣了1000多名工兵前往紫打地(安順場)挖掘石達開寶藏,工兵們鑿開山壁后,發現了三個以三合土封固砌著石條的洞穴門。

因為洞穴十分堅固,劉湘派遣的工兵只挖開了前兩個有著鎏金銅器、金抹額、銀帶扣、吊刀、玉額花、袖箭筒、護手、木刻等少量殘缺物件的洞穴,第三個大洞穴的開挖被蔣介石阻止了。劉湘原本想等事情平靜下來后繼續挖掘,可是之后不久他便被蔣介石派去抗日了,挖寶的事也就這樣放棄了。

雖然劉湘因外力干預放棄了對石達開寶藏的挖掘,可是傳聞說,他并不是民國時期唯一想開挖石達開寶藏的國民黨高層。據說,蔣介石也曾打過石達開寶藏的主意。在1942年,蔣介石密令戴笠帶人繼續挖掘石達開藏寶窖。可是當戴笠帶兵到達紫打地(安順場)的藏寶窖時,那里的地貌因為山洪引發的泥石流發生了改變,戴笠等人無從下手。蔣介石得知后,只能放棄這一打算。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并沒有組織專人挖掘石達開寶藏,不過民間倒是有不少人前往紫打地(安順場)尋寶,可是他們囿于技術和資金的缺乏,如同戴笠一樣,也一無所獲。

紫打地的洞穴里是否藏有石達開的寶藏呢?對此,在當地地貌還沒有改變時,民國時期的研究人員曾赴現場進行過考察,考察的結果卻是認為以那三個洞穴的修筑程度來看,不像是被清軍圍困的石達開倉促修建的。然而劉湘又從前兩個洞穴中發現了一些殘缺的物件,如果這些物件不是石達開埋藏的寶藏,那么它們又是誰放在里面的呢?石達開的寶藏又藏在哪兒呢?迷霧不僅籠罩了石達開寶藏,也籠罩了紫打地(安順場)洞窟。

山王坪藏寶的傳說

除了紫打地,傳說中石達開的藏寶地點還有一個,那就是重慶市的山王坪。傳說石達開藏寶時以“太平山”為標記,然而太平山并不是一座山,而是石達開在藏寶后,命人在藏寶地旁邊的懸崖壁上鑿出的三個大字,所以當地還流傳著只要找到“太平山”這三個大字,就能找到石達開的藏寶洞的傳說。

為什么又會傳說石達開藏寶在山王坪呢?人們從石達開被圍大渡河當時情形推測,石達開要藏寶,有兩個時機可以選擇。一個時機他設計突圍之后,一個時機是他在赴清營談判被陷之前。因為無法確定石達開選擇什么時候藏寶,所以,他藏寶的地點也就有了疑問。據說石達開在山王坪藏寶還緣于為一個心愛的妃子建的墳墓。

石達開有一位心愛的妃子,她死后,石達開經過精心選擇,將她葬于山王坪東南部中心地帶——鐵廠坪的東北面。鐵廠坪東北面是一座獨立的高山平地,它東、西、北三面環山,西面還有一向下的陡坡,除了平壩上沒有長樹木,只是一片草地外,四周都是濃密的原始森林。

這里的地形也很奇特,就像一把“太師椅”:整塊龍骨石構成了弧形的椅背,平壩則是椅座,所以這里可謂是一個修建墳墓的好地方。石達開于是決定將愛妃的墳墓修建在這個風景秀麗的地方,不過,當時他正被清軍追捕,所以為了不讓愛妃的墳墓遭清軍挖掘,他并沒有為其刻碑篆字,而是立了一無字碑。

傳說石達開會將寶藏藏在山王坪,就是因為他在修建愛妃墓時,不僅考察了墓地所在山坪,還到墓地正對的一個小山丘看過。到了小山丘上,石達開發現正面的大山好像一尊半臥半坐的大佛,還有一頭威武雄壯的石獅守衛在一邊;在山頂正面看似乎有一匹雙峰石駱駝正要進行長途跋涉,側面看石駱駝又變成了一頭大象。這奇特的地形地貌,點燃了石達開在此埋藏寶藏的想法。

石達開在山王坪埋好寶藏后,為了以后方便尋找,他命人在石獅旁邊的懸崖上鑿了“太平山”三個大字。然而,讓人對石達開藏寶山王坪持懷疑態度的原因是,“太平山”三個雕鑿的大字已經被人們發現,然而他所埋藏的寶藏卻一直沒有蹤影,這就不得不令人懷疑這個問題:石達開的寶藏真的埋在山王坪嗎?

石達開在烏江流域和大婁山脈一帶活動,已經被歷史學家證實。而“太平山”和“愛妃墓”等地因為是石達開攻下涪州(今重慶涪陵)后西進綦江的必經之路,所以他在那里埋藏寶藏的可能性極大,不過因為寶藏至今沒現世,所以它的具體歸屬就成了懸念,這也使得石達開藏寶之謎成為與拿破侖藏寶之謎、赤城山埋金之謎、山下奉文藏寶之謎、納粹藏寶之謎并列的中外軍事史上五大藏寶之謎之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54119.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