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鄭和下西洋時用的最大船只到底有多巨大?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解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明朝初年(公元1405年到1433年),明成祖朱棣命三寶太監鄭和從太倉的劉家港起錨(今江蘇太倉市瀏河鎮),而福建長樂則是其開洋之地,率領240多艘海船、2.7萬多人,先后7次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包括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國家和地區,曾到達過東南亞、南亞、西亞的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最遠曾達東非、紅海。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乃至全世界古代規模最大、輪船最大、船只最多、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國家的航海時間早幾十年,是明王朝強盛的直接體現。鄭和的航行之舉遠遠超過將近1個世紀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航海家,如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堪稱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是唯一的東方人,更是比馬漢早500年提出海權論,更有說法稱鄭和最早發現美洲、澳洲、南極洲。

這些都是眾所周知了。現在主要說說其中最大的船,即“寶船”,究竟是如何個大法。所謂“寶船”,我想大概就是“樓船”、“主船”甚至“巨輪”了。在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中,有5種類型的船舶,即寶船、馬船、糧船、坐船與戰船,其中寶船是最大的。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的船隊里,總共240艘左右的船只里,包括寶船63艘,最大的長44丈4尺、寬18丈,折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木質),它們主要建造于南京寶船廠。船有4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200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1000余人,載重量800噸,可謂體式巍然,巨無匹敵。《明史?兵志》又記:“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

要是你對這些數字還不夠明白,那咱就以輪船的排水量來說吧。據說鄭和寶船的排水量,一般都在一兩千噸,最大的可能要達到四五千噸。5000噸是個什么概念?據說跟今天一個中大型的軍艦差不多。但網上有人說,“排水量都接近航母標準了,比較恐怖”,這個說法就太夸張了。因為這離航空母艦的規模還是差得太遠!比如說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遼寧艦”,標準排水量5.5萬噸,滿載排水量6.75萬噸。那么寶船還不及其十分之一。也許有人說,寶船是木質船,現在的船都是鋼鐵制造的,那就讓你乘以3倍、5倍吧,也就一兩萬噸吧,還是遠遠不夠。

但不管怎么說,早在600多年前,咱中國人能造出如此龐大的木質輪船,還是很了不起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57920.html

相關閱讀: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