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明朝牛人王陽明
他,曾經放蕩不羈,天性叛逆,卻成為一代圣賢,他,曾經泛濫詞章,錯會圣人之意,卻功成名就,他,不拘一格,立德立言立功,對于這么一個曾經的浪蕩子弟,卻最終能流傳千古,開山立宗,成為一代圣人,致良知,行知合一,格物致知,心即理也,影響無數華夏兒女。被稱為中國最后一個圣人,他是王陽明。
另一個他,是諸子百家之中最鶴立雞群的門派縱橫家的鼻祖,千百年來,是否有其人,眾說紛紜。謀略高深,蹤影飄忽,隱于鬼谷,不爭而與天下爭,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其弟子人人卓越,個個非凡,皆能立不世之功,他是縱橫家的創立者??鬼谷子。
從古至今,人們喜歡王陽明,厭惡鬼谷子,但卻不知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尊稱??圣人。王陽明自幼立志要做第一等事,做圣人,陽明心學更是成為后世顯學,流傳百年。鬼谷子縱橫捭闔,更以圣人之智,圣人之能讓其弟子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無不成為一代雄杰。若論百家學派智慧,阿信佩服三人,分別是縱橫家鼻祖鬼谷子,儒家集大成者荀子和新儒家心學開創者王陽明。
鬼谷子的思想雖主要以游說為主,但其實是權謀謀略學,修辭學的著作,其弟子中蘇秦張儀為縱橫家,孫臏龐涓為兵家,在戰國,縱橫家的發展達到了巔峰。有人說鬼谷子是道家之學,其實鬼谷子融合了道家,儒家,法家,名家,陰陽家,兵家的思想,以縱橫捭闔為學派思想核心,為出世入世之學。鬼谷子思想并非只能用于游說,其弟子孫臏也是兵家的翹楚。
荀子,思想深邃,首提人性本惡之說,其弟子韓非,李斯為秦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對于荀子之言,博大精深,不敢妄加論斷。
王陽明,新儒家心學的創立者,被稱為立德立言立功真三不朽,其創立的心學稱為明朝中晚期的顯學,徐階,張居正,黃宗羲等人無不受其影響,其學說遠傳日本,朝鮮,甚至影響了明治維新時期西鄉隆盛、??武夫等人。日本戰神東鄉平八郎的一句“一生伏首拜陽明”更是道出了陽明學的神奇。那么有趣的問題出來了,心學難道不是學問嗎?怎么能用來打仗呢?
而實際上王陽明之所以厲害,是因為他下馬可以傳道授業解惑,上馬就可征戰沙場,建立不世之功。其江西剿匪,平叛寧王之亂,更被傳為美談。
通過這對比鬼谷子和王陽明,我們會發現,原來圣人并不是掛在墻上的,他們曾經都在各自的時代發揮了最大的能量。鬼谷子縱橫學可以游說諸侯,合縱連橫,也可以成為帶兵打仗,王陽明的心學可以開壇講學,也可以征戰沙場,這到底是為什么?其實古人說的圣人其實是一樣的,他們不是掛在墻上的,而是他們的思維雖然有分歧,方向不同,但是圣人之道是一樣的。
王陽明說,去人欲存天理,這點與理學高度相似。格盡私欲就是天理,心即理也。去除蒙蔽心之私欲,回歸心之本然。王陽明又說行知合一,行與知是一體,提出要想恢復良知本來面貌的前提就是行知合一。所以才要致良知,并且王陽明認為心的純度很重要。人欲不除,則心不復明;蛟S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笨梢哉f明問題。心的本體本來是無善無惡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64157.html
相關閱讀: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