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隨紅軍總部進駐延安。同月,通過宋慶齡、斯諾的介紹,美國人艾格妮絲?史沫特萊就以《法蘭克福日報》記者的身份,到延安作為期七個多月的采訪。史沫特萊是繼《西行漫記》作者埃德加?斯諾之后到延安采訪的第二位外國記者。
羊皮大衣,貂皮帽子,高筒馬靴,史沫特萊是一身時裝出現在延安一片青灰色軍裝制服面前的。與她形影不離的是一位年輕漂亮,長發披肩,舉止優雅,大學畢業后寫過詩,演過話劇的吳光偉,時任史沫特萊的翻譯兼秘書。
大學期間,吳光偉認識了在北平大學讀書的張硯田,兩人感情迅速升溫,于1934年3月1日結婚,當時吳光偉23歲。同年8月,張硯田留學日本帝國大學。 吳光偉大學畢業后,曾在北平中華戲劇?茖W校任教,同時兼做家教,每月收入60元,自己用20元,其余都寄給在日本讀書的丈夫,幫助他完成學業。不久,她也到了日本,對那里的國民教育水平有很深的印象。三個月后,她回到國內,正逢國立南京戲劇學校招收首屆學員。
1935年10月吳光偉考入該校學習。1936年初,學校排演果戈里的喜劇《巡視專員》(即《欽差大臣》),吳光偉扮演市長夫人,很受歡迎。演出后她卻走了,學校挽留她,她以經濟拮據而告辭。 吳光偉自己解釋離開南京的原因是:“我把演戲看成是大眾教育的一種形式。我在該校學習演技,但不久就發現訓練很有限。雖然這是一所新式學校,但它沒有什么 前途,只不過是給那些腐朽的官僚提供娛樂消遣罷了。”
吳光偉1911年出生于河南,兩歲時隨父母遷居北京。父親當時是北京鹽務局局長,吳光偉是家中的第三個女兒,她有兩個姐姐、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兄弟姐 妹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她就讀的小學和中學都是北平的教會學校,在學校里,她表現出了很高的愛國熱情。1926年3月18日北平學生舉行抗議段祺瑞政府的 示威游行,在北平經世中學讀書的吳光偉和同學們冒雨等候在段祺瑞政府門前,得到的答復卻是有的學生被警察打傷,還有一名學生被槍殺。后來,她轉學到上海, 在一家商學院的女生部專攻英語。她學習很用功,在班里得過最高獎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64162.html
相關閱讀: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