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宋太宗治國方針是什么?主要轉向哪一方面?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宋代是讀書人的天堂。真正徹底開啟這扇幸福之門的是大宋王朝的第二個皇帝宋太宗,因為:文人機會多了、地位高了。

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正月,宋太宗當上皇帝才兩個多月時間,就舉行了第一次科舉考試。這次考試與以往的考試有很大不同,主要有四點。

第一,錄取人數多。宋太祖在位16年,科舉考試舉行了15次,但是,每科取士錄取人數并不多。太平興國二年的這次科舉,一共錄取了500人。第二,享受的榮譽高。這500人享受了極高的榮譽。太宗賞賜每人一套新衣服(綠袍靴笏),在開寶寺設宴,宴請全部中舉考生。 在這些官員離京前往地方任職之時,宋太宗又專門接見,每人賞賜二十萬錢,說是置辦行裝的錢(裝錢),這可不僅是榮譽,而且是實在的物質賞賜了。第三,起授官職級別高。宋太祖雖然也重視科舉,但五代以來的重武輕文的習氣沒有徹底去除,進士及第后授予的官職很低,而宋太宗授予新科人員的最初的官職比太祖時平均升了二到三級。第四,提拔速度快。這些不僅授受的官職起點高,而且升職也很快,有在太宗朝就位至宰相級別的,這種情況在太祖朝是沒有的?傊,太平興國二年的這次科舉考試,在宋代的科舉史上乃至中國的科舉史上成為一個標志,它標志著廣大文人的幸福之門真正洞開。

宋太宗即位以后,首榜科舉就井噴式地擴招,而且這種趨勢在以后的科舉中沒有絲毫的收斂。據統計,從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至淳化三年(公元992年)16年間,太宗共舉行科舉考試8次,錄取6692人。擴招好辦,關鍵是都還安排工作,所以,太宗一朝,大宋王朝的行政官僚階層基本是換了一次血,從科舉出身的文職人員成為了國家政權最龐大、最有實力的階層?梢赃@樣說,到太宗朝,文人統治完全替代了五代時期的武人統治,文官統治,從中央到地方,從上到下,完全確立,這表明一個文治時代的真正到來。

太平興國二年正月的科舉考試,宋太宗向世人宣布了“興文教抑武事”的思想,對宋太宗而言,這不是一時的頭腦發熱,而是宋太宗極力突破太祖陰影、迅速走進新時代的重大舉措,一年后,他又進行了一項重大工程,進一步強調他推進文治的態度。

這項工程是重建國家圖書館?崇文院。崇文院工程的修建及其名稱的選定,本身就是天子尚文的一種最佳宣傳。他向天下的士大夫昭示朝廷重視文教的治國方向:你們的春天到來了,同時也向天下的武人暗示:你們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宋太宗在當上皇帝迅速樹立了自己的權威以后,首先從文化方面入手,擴大科舉取士,重建國家最高文化機構?崇文院,這些舉措,不僅讓文人們感到了“春天般的溫暖”,而且有效地解決了國家官吏闕員的問題,有效地穩固了宋代的統治基礎,也向世人展示了大宋王朝治國方針的轉向?興文抑武,這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66067.html

相關閱讀: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