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攻打贛州,彭德懷至死也沒弄明白,讓他頭破血流的不是馬昆,而是真正的克星黃維。
本文摘自:《同舟共進》2014年04期,作者:金振林,原題為:《黃維垂暮之年吐心曲》,本文系節選
黃維從黃埔一期畢業后,跟隨蔣介石東征北伐,屢建功勛。他20歲當團長,24歲當旅長,34歲當軍長,44歲當十二兵團司令,在他戎馬倥傯的一生中,自有輝煌的一頁。
我首先與他談起1932年1月,馳援贛州時,與彭德懷交戰的往事。對于攻打贛州,彭德懷至死也沒弄明白,讓他頭破血流的不是馬昆,而是真正的克星黃維。
文革時期,彭德懷身陷囹圄,他寫的交代材料,去世后被整理成《彭德懷自述》一書。書中寫道:贛州城久攻不克,(敵)援軍既到,又未迅速撤回,屯兵城下,相持日久,兵力疲勞,致遭敵襲。此事直到1965年看到政協出版的文史資料,登載當時守贛州的旅長馬昆寫的一篇守贛州經過,才知當時馬旅是八千人,地方團隊經過改編整訓一萬人,共一萬八千人。我三軍團兵力才一萬四千人,敵以優勢兵力,據堅防御,當然不易攻克。敵情沒有弄清楚,就貿然攻堅,這也是一次嚴重的錯誤。史料上很少看到彭德懷承認犯了嚴重錯誤,可見在他戎馬一生中,此戰教訓是何其沉痛。
當我向黃維提起這段往事時,他先對馬昆的回憶文字表示不屑:馬昆瞎吹,我已在文史資料上給予補正。(筆者查,為《文史資料選輯》第九十一輯,黃維《對〈蔣軍贛州守城戰役親歷記〉的補正》)。
那么,請您談談真實情況好嗎?
一提起贛州之役,黃維頓時目光炯炯:紅軍圍攻贛州時,十八軍兼程馳援贛州。我是十八軍十一師三十二旅旅長,在沙地驅逐紅軍的游擊隊后,直抵贛州北門,架成浮橋,在黃昏后率部三個團入城,立即接替北門、西門、南門的城防守備。當夜,紅軍在東門爆破城墻,部分突入城內,經馬昆旅反擊,被打出去。又經四五天,工兵營坑道挖成后,師長羅卓英命令總攻,三十二旅于夜半后,由坑道潛出城外,六十五團圍困紅軍一個師,從師長侯忠英以下全部俘獲。彭德懷只知馬昆嗯,都過去五十多年了。
黃老當時多大年紀?
剛滿二十八歲!他頗為得意地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79237.html
相關閱讀: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