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毛澤東指揮紅軍巧渡金沙江借鑒過哪個《三國》故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故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核心提示:想當年三國時期,諸葛亮南征,3月從成都出發,5月渡瀘,深入不毛之地。瀘水就是現在的金沙江,馬岱過瀘水的2000人,中水毒就死了1500人。真是歷史的巧合。我們也是5月渡瀘水,但是我們要做到不死一人一馬,否則,我們怎樣向歷史作出交代呢!

1935年3月下旬,長征中的紅一方面軍在四渡赤水、南渡烏江后,決定取道云南北上四川。紅軍接連調虎離山,對貴陽、昆明虛晃一槍后,于5月初到達金沙江邊。此時蔣介石才如夢方醒,急忙調集軍隊圍追堵截。金沙江波濤洶涌,濤聲驚天動地,兩岸群山陡峭,高聳入云,自古便是天險,蔣介石試圖利用金沙江圍困并消滅紅軍。危急之時,川滇37名船工鼎力相助,協助紅軍搶渡金沙江。由此,紅軍跳出了幾十萬敵人的重重包圍,把敵人遠遠地拋在了金沙江以南。前些年,我們來到金沙江邊,拜訪了當年幫助中央紅軍搶渡金沙江的現已90多歲的老船工張朝滿老人。訪談中,我們了解到老船工們幫助紅軍搶渡金沙江的歷史細節,今整理出來,以緬懷老船工們和紅軍前輩們為中國革命勝利立下的歷史功勛。

送紅軍船工來到皎平渡過大江兩岸紅軍真忙碌

1935年5月3日(陰歷四月初一)凌晨一點鐘左右,我大哥張朝壽領著4名紅軍戰士到我家來,動員我去金沙江皎平渡渡紅軍過江,我一口答應下來。這時,大哥根據紅軍渡江司令部的安排,去川滇兩岸繼續找船工。此前,他已經找了我的另一位堂哥張朝連,兩個哥哥和老船工殷夢之昨夜已經成功地將紅軍先頭部隊前衛連的官兵送過江去,消滅了對岸的國民黨厘金局和民團江防中隊,同時還奪取了川康邊防軍駐守在渡口的一個連的正規軍陣地,俘虜了大部分敵人,控制了對岸的渡口。

當我在一名紅軍戰士的帶領下來到皎平渡口時,見渡口已經有許許多多的紅軍將士了,他們排著隊等待上船,秩序井然,而張朝連和殷夢之正搖著渡船,趁著夜色,劈波斬浪,向金沙江北岸劃去。

這時,一位戴眼鏡的紅軍首長走上前來,握著我的手,操著四川口音向我表示感謝。后來我才知道,這位紅軍首長就是劉伯承將軍。他向我簡單地講述了渡江的要求后,就安排我搖船渡紅軍過江。我立即按要求上了一條空木船。這是我的兩位大哥在金沙江里幫紅軍撈起的被土司金漢利和當地富紳金漢瑤廢棄的兩條破船中的一條,經過兩位大哥和紅軍的塞堵船縫,勉強可以使用了。當時沒有東西塞堵船縫,就到附近的日用商店買來了33卷布匹撕成布條塞堵船縫。

隨后,一隊紅軍在首長的安排下,依次上船。他們靜靜地坐在木船內,一手抱住槍,一手緊抓船舷。其中有一位紅軍干部指揮著船上的行動,他還命令3名懂駕船技術的紅軍與我一起搖櫓。隨著船櫓的搖動,渡船向金沙江北岸駛去。我們小心繞開暗礁,避開游渦。這時,金沙江水迎著狂風卷起巨浪,拍擊著船身,船工和紅軍將士身上都被濺濕了?斓浇臅r,危險隨之加劇,風浪一會兒將木船拋上浪尖,一會兒將木船摔入低谷,木船在金沙江中打著旋轉,一不小心就有翻船的危險,倘如遇到暗礁,更是會船毀人亡。好在我是金沙江里的船工,熟悉江里的情況。我們努力控制著船的平衡和方向,聚精會神地搖櫓駕船,用我們長期在金沙江浪濤里搏擊的本領和豐富的經驗,戰勝金沙江的驚濤駭浪、暗礁急流,避開游渦狂瀾。經過半小時的艱難搖渡,我終于將第一船的紅軍渡到北岸。

此時,金沙江北岸火光通明,幾堆柴禾燃起熊熊大火,為渡江的船只照亮行程,旁邊還有好幾名紅軍炊事員正在燒鍋做飯。當我們的船到達北岸的時候,隱隱約約地看見已經有許多紅軍將士在岸邊及山下山腰站崗,還有不少紅軍戰士跑上跑下地忙碌著,一些人在北岸的巖洞里外布置紅軍首長休息場地。大家緊張地忙碌著,找物資設備,架線擺設電話,還有的紅軍正在利用機器發電照明和收發電報,機器發出奇怪的聲響,這些都是我從來沒有見到過的。

一些首長也陸續來到北岸各處察看地形,商量事情,研究方案,布置渡江后的工作,身后的警衛人員機警地注視著四周,隨時準備處置突發事變,全力保衛首長的安全。

乘坐我這條渡船過江的紅軍將士依次上岸后,在渡江司令部的安排下,各自去完成自己的任務去了。我又繼續駕船回南岸去搖渡接紅軍過江。期間,我大哥請來的周德安、夏二糖匠等幾名船工也陸續加入搖渡的行列。

當天,4只木渡船在金沙江上來回穿梭,我們10名船工將紅軍先頭部隊將士陸陸續續送過金沙江,來到金沙江北岸的四川境內。

黎明時毛主席興致勃勃渡過金沙江聽匯報發指示慰勞搖渡眾船工

次日拂曉,天色微明,江上吹著颯颯涼風。這時毛主席由韋國清等陪同,來到金沙江邊,乘船渡江。上船后,透過黎明的微亮光芒,毛主席看見金沙江水急浪高,奔騰在峰巒挺拔的黛色山體的懷抱里。而船工搖櫓駕船的技術非常好,很平穩地渡到了北岸。毛主席很滿意。在下船前,他緊緊握住老船工的手,說:“謝謝您,老人家,是你們船工幫了我們紅軍的大忙。 

當時搖渡毛主席過金沙江的是老船工殷夢之。后來有人說是我大哥張朝壽送毛主席過金沙江的,實際上不是,當時我大哥正在金沙江兩岸幫紅軍找船工。我搖渡的船在毛主席乘坐的渡船的后面,相隔不遠,毛主席在渡船上的情況,我看得清清楚楚。

當時,紅軍將士的心情特別好,我們船工的心情同樣特別好。我看見毛主席春風滿面,江風撩撥著他的頭發,他下船后,與等待在岸邊的大胡子紅軍首長(后來知道是周恩來副主席)等人一一握手,我還看見毛主席與劉伯承握手,說:“蔣介石妄想將紅軍圍困在金沙江邊聚而殲之的計劃徹底破產了。金沙江自古是天險,但是它在我們紅軍面前,不是天險是通途。金沙江怎么能擋住我們紅軍中的劉伯承這條龍呢!龍遇大江如虎添翼,自由自在,任意馳騁。我們是龍騰大江渡金沙,艱難險阻踩腳下,我們紅軍就是千萬條騰飛的巨龍,任何艱難險阻都阻擋不住我們紅軍前進的步伐!”

毛主席的聲音如同洪鐘般鳴響在金沙江上空,久久地回響著。人們聽到毛主席鏗鏘有力的話語,都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接著,劉伯承又向毛主席匯報了奪取渡口的情況。劉伯承說:我們在船工張朝壽、張朝連的幫助下找到了兩條破船,剛修補好時,對岸劃過來一條渡船,是土司金利漢鴉片癮發了,派船夫殷夢之到云南那邊去找鴉片和接早上派過江去的探子回去的。經過教育,殷夢之愿意為紅軍搖渡,剛才為主席搖渡過江的那位老船工就是殷夢之。在殷夢之的幫助下,我們在金沙江北岸,找到了金利漢隱藏的一條小木船。我們總共就有4條船了,我們派先遣部隊奪取了對岸的厘金局、民團江防中隊,駐守渡口的川康邊防軍一個連,俘獲了100多敵人,繳獲了一批物資。但現在僅憑幾條船,在急流中往返一次需要大約一個小時,而且每晝夜只能渡1000余人過江,如果照這個速度,全軍需要一個月才能渡完。

后來,張朝壽還找了10名船工。現在渡江的速度加快了,但是要把紅軍全從皎平渡渡過金沙江,船和船工都顯得太少了,我們正在想辦法找船和船工,保證紅軍都安全渡江。為了渡口的安全,我們已經派了前衛連去十五里外警戒。劉伯承匯報說。

毛主席聽后,很高興地說:很好呀!我們的總參謀長,不愧為軍中蛟龍。逢山劈道,遇水開路。接著,毛主席指示:伯承,再派些部隊去攻打通安州和會理縣城,必須攻下來,才能保證渡口的安全。關于俘虜,他們都是窮苦人,他們是受國民黨欺騙當的兵,我們俘虜了他們,要進行教育和改造,使之接受我們共產黨的主張,將其轉變成紅軍戰士,然后編入紅軍部隊里去,為我們服務。

毛主席轉向金沙江,指著我們這些船工,說:“船工幫了我們的大忙,很辛苦,我們應該殺豬宰羊慰勞他們,還應給他們多發工錢。他們都是窮苦人,在中國革命最關鍵的時候幫助我們,的確不容易呀!”

劉伯承回答道:“好,馬上照辦!

毛主席同時還給劉伯承下達了死命令:“為了盡快將紅軍渡過江去,我們必須做到白天黑夜劃船渡江,人歇船不歇,船工輪流搖渡,伙食辦好些,紅軍一天吃2頓飯,船工一天吃6頓飯,頓頓都要有肉,讓船工加班加點地渡紅軍過江。但是,僅憑幾條木船和十幾名船工是遠遠不夠用的,還必須架設浮橋,一定要搶在敵人追兵趕到之前,把紅軍渡完!

這時,金沙江北岸的中武山山峰已經揭去了乳白色的薄紗,露出岡巒絕壁的軀體,驀然,一輪紅日升上東方的山巔,光芒四射,氣溫開始上升,許多人紛紛脫掉身上的棉衣,只穿著單衣。

陽光照映在江邊的沙灘上,閃爍著金黃的顏色,金沙江霎時變得美麗無比。面對眼前的一切,毛主席深情地說:“金沙江呀金沙江,不僅水是金色的,就是沙灘也是金色的,金沙江是黃金,是中國的寶貝,是我們中華兒女的財富,等我們共產黨打倒了反動派,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去了,我們一定要好好開發金沙江,建設金沙江,用金沙江造福我們的子孫后代!

這時,一群紅軍戰士來到江邊,用雙手捧水洗臉,他們說說笑笑,還有戰士用隨身帶的水壺,在江里舀起了江水,仰頭喝了個痛快。毛主席見了,也走到江邊,把手伸進水里,先是洗了洗手,接著,雙手捧起金沙江水,喝了一口。之后,他用衣袖抹了抹嘴上的水,笑盈盈地說:金沙江水甜啊。劉伯承微笑著點頭稱是。

接著,毛主席站起身來,與劉伯承一起順著江邊緩步而行,他伸了伸手臂,做了做擴展運動,再次深深地呼吸了幾口新鮮空氣,與劉伯承邊走邊談。

毛主席江邊巖洞運籌帷幄忙工作警衛員思慮不周虛心接受教育

這時,又一位操四川口音的紅軍首長過江來了。他的年齡稍比毛主席長一些,腰間扎著皮帶,別著手槍,槍上的紅纓特別耀眼。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分別稱他為老伙計朱德和我們的總司令。我才知道,他就是紅軍中大名鼎鼎的總司令朱德。

朱總司令一見毛主席的警衛員,首先問他:安排主席在哪里休息?

警衛員指著西邊方向的第一個巖洞。朱德來到洞口見里面很潮潤,又悶熱,很不好意思地對毛主席說:“主席千辛萬苦來到四川,我們卻連房子也沒有給找到,很不好意思!

毛主席走了過來,說:“總司令,我看這里就不錯,可以俯視金沙江,還可以看到對岸部隊行軍和渡江的情況。好了,總司令來了,我們大家一起商量全軍迅速搶渡、過江的問題吧!敵人重兵追得急,趕時間。 

毛主席先向朱德介紹說:“劉伯承一過江就草擬了一個《渡江守則》。我看很不錯,大家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增加幾條,一定要確保渡江迅速、安全,如果幾萬人靠幾條小船搶渡,人馬擁擠,一不小心,木船翻沉了,紅軍戰士損失了,渡河時間就延長了。想當年三國時期,諸葛亮南征,3月從成都出發,5月渡瀘,深入不毛之地。瀘水就是現在的金沙江,馬岱過瀘水的2000人,中水毒就死了1500人。真是歷史的巧合。我們也是5月渡瀘水,但是我們要做到不死一人一馬,否則,我們怎樣向歷史作出交代呢!”

恰在這時,有名戰士來報告:張朝壽又為我們找到了18名船工。毛主席很高興,他和劉伯承計算了一下,如果船工增加到37人,真正做到人歇船不歇,一天一夜就可以渡接近一萬人過江。在原來的計劃中,要紅一軍團從龍街渡過江,紅三軍團從洪門渡過江,但不知道這兩路紅軍過江是否有困難,他們架起浮橋了嗎?于是,毛主席把劉伯承找到了幾條船,一天可渡多少人的情況告訴了朱德,請朱德根據情況及時做好安排。朱德立即來到電報機旁,指示無線電通訊人員電告紅一、三軍團:“皎平渡有船6只,每日夜能渡1萬人,軍委縱隊5日可渡完。”

一切安排停當以后,周恩來、朱德隨著劉伯承往渡口東面的巖洞走去。

在給毛主席安排休息的巖洞里,警衛員早已為他搭好了鋪。洞里太潮濕,附近是高山荒嶺,樹木難找,根本就沒有人家,找不到木板,更找不到稻草。警衛員便找到了一塊比較干的地方,鋪上了從江西帶來的油布,把毯子放在油布上,以便能讓毛主席好好休息,一切準備就緒,警衛員就去燒開水去了。

毛主席走進洞中,看見周圍的布置情況,忙問:“辦公的地方呢?”警衛員隨口說了一句:“黃秘書還沒有來,這里連張小桌子都找不到,您先喝點水吧!”毛主席像沒有聽見似的,向前邁了一步,用嚴肅但又溫和的語調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工作。吃飯、喝水都是小事。江對面還有幾萬紅軍沒有過江呢!”

警衛員一見毛主席生氣了,不好意思再說什么了,他呆呆地站著。毛主席向前走了幾步,指了指自己的頭腦,說:“動動腦筋,想想辦法嘛!先去找塊木板就行!”

停了一會兒,毛主席的氣消了一些,他看見裝文件的箱子放在一邊,就把兩個鐵皮箱子搬到一起,拼起來當簡易的辦公桌使用。

沒過多久,警衛員找來了木板,見此情景便立即上前將木板放在上面,擺上辦公用品,并由電話員安裝了好幾部電話機。轉眼功夫,電話機就響了起來,毛主席拿起電話,對紅軍各部隊過江問題逐一作了安排后,對警衛員說:“你跟我這么多年了,難道不知道工作的重要?以后每到一個地方,最重要的是把辦公的地方搞好,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工作!

接著,毛主席打開前幾天繳獲的川滇黔軍事地圖,仔細地研究起地圖來。

巖洞外面卻是另一番情景,紅軍一邊繼續用渡船渡江,一邊試圖搭建浮橋,加快渡江速度。

在金沙江兩岸,有許多紅軍在準備竹子和樹木,人群來來往往川流不息,抬木料,運竹子,送木板,砍的砍,釘的釘,叮叮當當地干得熱火朝天。到中午太陽當頂時,竹排和木筏扎好了,由船工和懂水性的紅軍試渡,前面還有渡船牽引。但由于金沙江風急浪高,漩渦多,暗礁多,試渡失敗了。劉伯承下令:不再搭建浮橋,立即毀掉已扎好的竹排木筏,同時找到船工希望能想辦法再找幾條渡船。在5月5日凌晨,由船工李有才和李正芳當向導,帶領12名紅軍戰士去上游的魯車渡找回了兩條大渡船,還找回了康坤、姚萬成兩名船工。中午,當人和船一起到達皎平渡時,人們一片歡呼。

搖渡船送親人多次見到領袖毛主席得優待戰惡浪幫助紅軍搶渡金沙江

總共有了6條渡船、37名船工輪流送幾萬紅軍過江,速度明顯加快了,劉伯承很高興,毛主席、周副主席也很高興。

就這樣,我一次又一次搖船渡紅軍將士過江。有一次,我搖櫓快到北岸時,看見毛主席、周副主席、朱總司令、張聞天等中央領導人在金沙江邊的巖洞外,走走停停。他們一會兒舉目遠眺,一會兒凝神地看著水流湍急的金沙江水。

金沙江兩岸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北岸的騎兵,飛馳而來,馬蹄擊起地上塵土飛舞,通訊兵向毛主席、周副主席、朱總司令他們匯報著什么重要情報。

南岸,一群騎兵躍馬而去,身后頓時卷起滾滾塵土,形勢驟然緊張起來。紅軍將士人人神情嚴肅,我們船工猜測,可能遇到什么危險了,必須抓緊時間渡江。后來得知是敵人快要追上來了,部隊趕去阻擊敵人。

一會兒,只見毛主席站在金沙江畔,眉毛緊鎖,雙手叉在腰間,面對滔滔的金沙江水,好像在思考什么重大的事情。后來聽說,紅軍先頭部隊奪取北邊20公里外的通安州遇到了困難,紅軍與趕來增援的數倍于己的敵人進行著激烈的爭奪戰,戰斗打得很苦,始終未能攻下通安州。毛主席很著急,他正在思考著派兵增援紅軍先頭部隊戰勝川敵,奪取通安州的妙計良策。

在幫紅軍渡江期間,我們幾個船工每搖2小時渡船,都會在渡江司令部的安排下,到岸邊的炊事班所在地去喝水、吃飯或者休息一會兒,每天可以吃6頓飯,每頓飯都有足夠的肉。許多時候,吃飯都有劉伯承陪著,他同我們拉家常,擺龍門陣,宣傳共產黨的政策和紅軍的紀律,有時還展望革命成功的美好前景。吃飯后,劉伯承等紅軍首長還要同我們談心,交流思想,鼓舞我們的信心,幫助我們解決困難。我們搖船送紅軍過江,每人每天還可以拿到5元大洋,外加4兩煙葉,報酬十分優厚,我們從來沒有得到過這么優厚的報酬,自然滿心歡喜。特別讓我們感動的是,我們船工每天每頓都有肉吃,而紅軍只能吃一點稀粥和蔬菜。我們心里實在有些過意不去。

劉伯承笑著說:“毛主席指示我們,一定要把船工的伙食辦好,每天6頓飯,每頓必須有肉。毛主席說,船工出的力氣大,辛苦,不吃好點就沒有力氣搖船。我們紅軍長期鍛煉,身體經受得住。長期的征戰生活,早已適應了。即使紅軍天天吃野菜,吃粗糧,也沒有什么不好,這么多年來,我們紅軍都習慣了!

當時,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搖船幫紅軍渡過金沙江是完成了一件令世界震驚的壯舉,雖然見到這么多的紅軍,我們很興奮,但是我們心中還是有些害怕,擔心紅軍走后,金土司和還鄉團來找我們的麻煩。紅軍將士看出了我們的心思,動員我們參加紅軍,但我們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參加紅軍,紅軍就教我們一些躲避敵人的方法,要我們對革命充滿信心。

毛主席揮手告別踏上艱險北上路船工們加緊搖船完成任務送紅軍

在紅軍精神鼓舞下,我們船工搖船的信心更足,我們繼續搖櫓渡江,繞暗礁,避漩渦,戰風浪,夜以繼日送紅軍搶渡金沙江。在我們送過江的紅軍中,有不少是十五六歲的娃娃兵,還有一二十歲的女兵,他們個個英姿颯爽,精神抖擻,意氣風發,一路說說笑笑歌聲不斷。我們感到奇怪的是在后來過江的紅軍隊伍中,居然還有一位說話嘰里呱啦的外國人。

在搖渡過程中,金沙江兩岸時常有宣傳隊的戰士在江畔唱歌或者朗誦歌謠,鼓舞紅軍的士氣,氣氛十分熱烈。

5月7日凌晨,我們這一組船工搖完渡船,剛好上岸準備休息,對岸傳來急促跑步聲,我們回頭望望,隱隱約約看見從上游的岸邊跑步過來許多的紅軍,他們按照安排依次上船,我們知道是另一路紅軍來渡江了。

原來,紅一軍團在龍街架設浮橋失敗,形勢十分危急。為了保證紅一軍團也能盡快甩掉敵人,渡過金沙江,5月5日,毛主席、朱總司令電令一軍團“務必不顧疲勞,于7日兼程趕到皎平渡,8日黃昏前渡江完畢,否則有被隔斷的危險”。

此時,北岸的毛主席、周副主席、朱總司令等紅軍領導人都焦急地等待在北岸邊的下船處,當對岸的紅軍過來時,毛主席迎上前去,分別握住一位湖北口音和一位四川口音的首長的手,說:“你們過來了,我就放心了!

接著,兩位首長向毛主席等領導人介紹了他們在龍街渡江失敗的情況:5月4日,我們經過兩天急行軍,進抵指定渡江地點龍街。由于龍街沒有船,江面很寬,水流湍急,又有敵機低飛騷擾,我們紅一軍團用竹筏搭建浮橋,才搭了一半就被江水沖走了。正在著急的時候,我們接到毛主席的來電,立即燒毀江邊已經準備好的竹筏木排等,集合隊伍立即向皎平渡趕路,雖然山高路滑,石頭絆腳,但是,我們發揚連續作戰的革命精神,不顧疲勞,晝夜兼程,終于按時到達皎平渡。

這天上午,天空格外晴朗,毛主席穿著灰色軍裝,在警衛員的護衛下,迎著太陽的光輝走出巖洞,在金沙江度過三天三夜難忘的日子后,他要北上離開皎平渡了。

臨行時,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領導人,在江邊眺望遠山和波浪滔天的金沙江水,思緒萬千。他停留了許久,我不知道他的心思是在醞釀新的詩作,還是在嘲笑蔣介石的無能。當我們船工搖船渡紅軍到達北岸時,毛主席見到我們,便微笑著向我們招手致意。我們也激動地向毛主席招手。

毛主席向我們招手后,轉身向高山小路大步走去,身前身后,有許多紅軍,與他一起前進。

我們都清楚地知道,毛主席那是在向我們告別。我心中仿佛充滿了力量,立即揮槳搖櫓,渡船迅速向南岸劃去,雖然赤膊揮臂,汗流浹背,但是絲毫不感覺累和熱,繼續渡紅軍將士過江,去努力完成毛主席給我們船工的偉大任務。經過9天9夜的搖船,我們終于將3萬紅軍全部送過了金沙江,完成了毛主席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

本文摘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作者:張朝滿口述劉邦琨執筆,原題:《毛主席在金沙江畔??訪老船工張朝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94181.html

相關閱讀:明成祖告天石刻碑的故事
孫武斬殺吳王愛姬是何居心?孫武練兵殺姬的故事
蔡倫和造紙術的故事
許世友的故事:五跪慈母
朱德的故事五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