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徐有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清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明](公元一四零七年至一四七二年)初名?,字元玉,吳縣(今江蘇吳縣)人。后來由于北京保衛戰前上書主張國度南遷,得罪朝廷,仕途受阻,不得已改名“有貞”,仕途才漸漸風順起來。生于明成祖永樂五年,卒于憲宗成化八年,年六十六歲。宣德八年,(公元一四三三年)登進士第,授編修。多智數,喜功名。凡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陰陽、方術之書,無不研究。正統時官侍講。曾上言兵政五事,土木之變后,主張國都南遷。景帝即位,官行監察御史。以首倡南遷議,久不得升官。景泰三年(公元一四五二年)升左薟都御史。修“廣濟”渠、“通渠”閘有勞,升左副都御史。因謀劃英宗復位,封武功伯兼華蓋殿大學士,掌文淵閣事。誣告殺害于謙、王文等。
   有關徐有貞的事跡,最有名也是最惡貫滿盈的莫過于其誣殺于謙的事跡。在英宗復位前,徐有貞一直感覺自己屈居于謙之下,政治抱負不得而展,因此與于謙結怨。明景泰八年,也就是天順元年,英宗復辟后,徐有貞等就立即把于謙,王文等下獄。當時政局左右于皇權的歸屬。徐有貞誣陷于謙意欲迎立襄王世子,唆使百官上奏。英宗本來還無意殺掉于謙,回復說“謙實有功”,確實,于謙在土木堡之變中挽救了大明王朝,是個大大的功臣。徐有貞又說“不殺于謙,此事無名”,指復辟師出無名。英宗無奈,只好下令收押。獄中,有人說于謙謀反,查無實據。于謙自己也說過“召藩王非金符不可,符藏內府,豈外庭所能得”,很好地擊碎了徐的誣陷。徐有貞答復說“雖無顯跡,意有之”正是這句話,殺了一代忠臣,也成就了徐有貞的千古罵名。徐有貞的這句名言被后人提煉成了更加精練的兩個字“意欲”成為足于秦繪殺岳飛的“莫須有”相提并論的冤案。
   獨攬大權。于石亨、曹吉祥相惡,出任廣東參政。后為石亨等誣陷,詔徙金齒為民。亨敗,得放歸。成化初,復官無望,遂浪跡山水間,十余年乃卒。
   撰有武功集五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94243.html

相關閱讀: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
皇太極離間袁崇煥
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