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作章表書記很出色,當時軍國書檄文字,多為阮?與陳琳所擬。名作有《為曹公作書與孫權》。詩有《駕出北郭門行》,描寫孤兒受后母虐待的苦難遭遇,比較生動形象。
年輕時曾受學于蔡邕,蔡邕稱他為“奇才”。后徙為丞相倉曹掾屬。詩歌語言樸素,往往能反映出一般的社會問題。
阮?的音樂修養頗高,他的兒子阮籍,孫子阮咸皆當時名人,位列“竹林七賢”,妙于音律。
明人輯有《阮元瑜集》。
阮?,字元瑜,東漢末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縣人)。鄴中七子之一。年輕時曾拜蔡邕為師。因得名師指點,文章寫得十分精煉,聞名于當時。相傳曹操聞聽阮?有才,為搜羅人才,召他做官,阮?不應,后曹操又多次派人召見,匆忙中阮?逃進深山,曹操不甘心,命人放火燒山,這才逼出阮?,勉強應召。由于阮?多次辭官不做,曹操在一次大宴賓客時,把他安排在樂隊之中,想煞一下他的傲氣,不想阮?精通音律,即興撫弦而歌:"奕奕天門開,大魏應期運"。一方面歌頌了曹操的事業,另一方面也表達了自己愿為曹操效忠的思想。曹操聽完,大為高興,請他做司空軍謀祭酒官。從此以后,曹操軍中檄文多出于他和陳琳之手。
建安十六年,阮?隨軍西征關中,曹操請他代筆寫一封書信。他騎在馬上沉吟片刻,揮毫點就,呈給曹操。曹操提筆想作些修改,竟不能增損半字。
阮禹的詩存十二首,有《阮元禹集》輯本一卷。
詩歌《駕出北郭門行》是其生活在鄴城時期,學習樂府民歌自制新辭有感而為:
"駕出北郭門,馬樊不肯馳。下車步踟躕,抑折枯楊枝。顧聞丘林中,叫叫有悲啼。借問啼者誰:'何為乃如斯?''親母舍我歿,后母憎孤兒。饑寒無衣食,舉動鞭捶施。骨消肌肉盡,體若枯樹皮。藏我空室中,父還不能知。上冢察故處,存亡永別離。親母何可見,泗下聲正嘶。棄我于此間,窮厄豈有資?傳告后代人,以此為明規。"
作品以第一人稱自述的形式,通過一個孤兒受到后母虐待和遺棄的悲慘命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家庭關系的冷酷無情,反映作者對當時社會上較為普遍的社會問題的關切以及對受害者不幸命運的無限同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00000.html
相關閱讀: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