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血濺佛堂:施劍翹為何刺殺孫傳芳 施劍翹結局如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中華民國時期是個群雄逐鹿,英雄輩出的時代,正所謂亂世造英雄。男人自不必說,巾幗英雄也不少。當年就出過一個傳奇女子,她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手刃殺父仇人孫傳芳,為父親報仇雪恨,這人就是俠女施劍翹。

  施劍翹父親被斬首

  施劍翹原名施谷蘭,她是辛亥革命灤州起義首領施從濱的女兒。1925年秋天,五省聯帥孫傳芳與奉系軍閥張作霖為爭奪安徽、江蘇等地展開大戰。山東軍務幫辦兼奉系第二軍軍長施從濱奉張宗昌之命南下對抗孫傳芳。后來在安徽固鎮,孤軍作戰的施從濱被三面圍困,經過激烈的戰斗,終因寡不敵眾而被俘。

  施從濱從固鎮被帶到蚌埠車站孫傳芳的指揮部,周圍盡管有不少人替施從濱求情,說不可以亂殺俘虜,這樣做會留下惡名的,可是心狠手辣的孫傳芳不僅將施從濱斬首示眾,首級懸掛蚌埠車站前的一根木桿上,而且還曝尸三天,不準施家人前來收尸。

  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施府上下一片哭聲。施劍翹更是悲痛萬分,怒火滿腔,有詩為證:戰地驚鴻傳噩耗,閨中疑假復疑真。背娘偷問歸來使,懇叔潛移劫后身。被俘犧牲無公理,暴尸懸首滅人倫。痛親誰識兒心苦,誓報父仇不顧身!

施劍翹

  為報父仇以身相許

  父親被殺這一年,施劍翅剛滿二十歲。一個柔弱女子,想要除掉大軍閥孫傳芳,談何容易。施劍翹先后將復仇的希望寄托于堂兄施中誠和丈夫施靖公的身上。

  施中誠幼年喪父,從小被施從濱夫婦收養。他從軍官學校畢業后,又得到施從濱的幫助,升遷得很快。出事后,他曾在施從濱的遺像前發誓,一定要報這深仇大恨。為此,施劍翹和母親還找到了施從濱的上級——大軍閥張宗昌,請求提拔施中誠為團長,以便有報仇的機會。但這位堂兄在當上了煙臺警備司令后,就再也沒有提及報仇的事。失望之余,施劍翹給這位堂兄寫了封長信,表明與他斷絕來往,此后多年再無聯系。

  這時,又有一位軍官出現了,他就是施靖公。他親口答應施劍翹,替她報殺父之仇。復仇心切的施劍翅以身相許,嫁給了施靖公。施劍翹隨夫回到太原后,先后生下兩個兒子。讓施劍翹萬萬沒想到的是,當她重提報仇時一事時,丈夫竟然一再敷衍。1935年,施靖公被提升為旅長,但是對于報仇之事卻再也不提了。施劍翹眼見復仇無望,只好決定自己動手。離家出走前,她留詩一首:“一再犧牲為父仇,年年不報使人愁。癡心愿望求人助,結果仍須自出頭!北磉_了求人的無奈和自己復仇的決心。

照片中施劍翹所穿的大衣是為了刺殺孫傳芳特制的

  歷經艱辛手刃仇人

  施劍翹小時候裹過腳,行動起來很不方便。為了便于行動,她去醫院做手術把已經畸形的腳趾骨撐開了。她還頂著炎炎烈日,在野外練習騎馬射擊,為行刺做足各項準備工作。

  后來,聽說孫傳芳在天津定居,施劍翹只身前往,幾經周折,施劍翹得知孫傳芳經常在居士林出現。原來“九一八”事變后,走投無路的孫傳芳由東北遷回天津定居。曾任北洋政府總理的靳云鵬下野后也住在天津,他勸孫傳芳皈依佛門。1933年,兩人買下天津城東南角草場庵的一座清修禪院,改建成天津佛教居士林,靳云鵬任林長,孫傳芳任副林長,規定每周日居士們來居士林念經。當時來參加活動的信徒多達3000人。

  于是,施劍翹化名“董惠”,混入居士林,果然在這兒見到了孫傳芳。施劍翹知道,孫傳芳不比別人,貿然行刺一定會失敗。她開始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孫傳芳,知道他每周三和周六必到居士林聽經。施劍翹特別細心,她留心觀察孫傳芳在居士林聽經時坐的位置是否固定,他身邊都坐些什么人,哪個角度便于開槍射擊。她還給自己設計了一件大衣,能把手槍安全地放在口袋里。

  一切準備妥當,1935年11月13日,這是施劍翹計劃動手的日子。但這天一大早就開始大雨,直到中午還沒有停。施劍翹心想,這種天氣孫傳芳可能不會去居士林,所以她大衣也沒穿、槍也沒帶,想先去居士林看一下。到那兒一看,孫傳芳的位置果然空著,前來聽經的人也不多,正當她準備離去時,一個年輕人走進居士林,用抹布擦了擦孫傳芳常坐的凳子。施劍翹立即意識到:孫傳芳可能要來!果然,沒多久,身披袈裟的孫傳芳走進了佛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02001.html

相關閱讀: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