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多數都是右撇子,所以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的文化里面,都不免會出現重右輕左的現象。單從衣襟的處理方法,便可以看得出歷來都是左撇子吃虧的。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alt="" src="http:///upload_f/article/5/2_20090306150359_BN0cB.jpg" border=0 />
中國的傳統服裝,兩邊衣襟的穿法,自古以來都是左襟疊蓋在右襟之上,而因為衣襟是朝右開,所以便稱為“右衽”。這種穿衣方式的起源,當然為了方便慣用右手的人伸手入懷中拿放隨身物件。但既成正統之后,“右衽”便成為華夏文化“尊禮成服”的概念里一個基本象征“文明”的符號,可以用來識別“左衽”的蠻夷之邦。
至于現代服裝男子左襟疊右襟、女子右襟疊左襟的“男左女右”式穿法,據說是起源于中古時代的歐洲。西方男裝衣服的鈕扣,像東方一樣,自古至今都開在胸前,所以把衣鈕縫在右襟、把鈕門開在左襟,方便右撇子們扣上自己的衣衫。
可是古代歐洲的女裝衣服,大多數都是采取衣襟開在后面的反穿形式,所以女子們除非雙臂十分靈活,否則必須借助別人幫她們扣上背后的衣鈕;而為了方便右撇子,鈕縫和鈕門的方向便剛好相反。
大概到了十八世紀,西方女xing才開始普遍流行穿著一些如外套等開在胸前的衣服,但可能因為上流社會的婦女一般都仍會有傭人幫她們穿衣服,所以右襟疊左襟裁剪的方式,由于方便別人替穿者扣鈕,還是被保存了下來,一直到了現在仍然是女xing西服的正統。
也有人說,中國傳統服裝其實也是類似的“男左女右”穿法才對,所謂“右衽”只限于男人。我不是史學家,不敢否認這種說法,也不曉得如果屬實,到底是否近幾個世紀跟西方發生接觸后才受到的感染,還是無獨有偶的現象。
不過觀乎深受我國唐朝服裝影響的日本和服,便可發現不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是左襟疊右襟的“右衽”穿法。唯一會相反地穿成“左衽”的情況,便是──替死人穿壽衣的時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02048.html
相關閱讀: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