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康乾真是盛世?清朝三代帝王為何不用清官用貪官?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清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史書記載,?“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始于康熙二十年,即公元1681年平三藩之亂,止于嘉慶元年,即公元1796年川陜楚白蓮教起義爆發,持續時間長達一百一十年。這一時期,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文化上,以及其它諸多方面,都將中國傳統社會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而國家的統一,疆域的擴大,社會經濟的繁榮,無疑是“康乾盛世”最顯著的歷史特征。但是“康乾盛世”真是盛世?下面我們從多個角度剖析一下。首先,“康乾盛世”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只有量的增加而沒有質的改變。其次,當時的中國的政治制度、經濟、文化科技已經落后于西方,這是歷史上的文景、貞觀、開元等三大盛世時期所沒有出現的情況。

  第三,“康乾盛世”下的清朝存在許多弊端:如制定過分的“重農抑商”政策,扼殺明末的資本主義萌芽;再如大興文字獄,殘害大量文人學士,嚴重禁錮了人民的思想,使得明末繁榮的百家爭鳴,科技發展徹底消失,中國從此進入一個死氣沉沉而昏暗的時代;尤其是康、雍、乾三朝大都重用貪官,而不用清官,導致“康乾盛世”的吏治極端腐敗,黎民百姓怨聲載道,這也成為大清王朝由強盛逐步走向衰落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清官、貪官之分大概是從明朝開國時期開始的。明朝之前的歷代王朝,因為實行的是宰相制度,宰相統領群臣,完成皇帝交給的各項任務,維持王朝的生存和發展。這樣就使君權和相權保持某種程度的權利平衡。

  因此,也就出現了歷代王朝,宰相得意群臣跟著得意、宰相倒霉、群臣跟著倒霉的現象。而在明朝廢止了宰相制度,君權開始主宰一切,朝中的大臣士開始各自為戰,不得不選擇以自己個人的清廉形象抗爭專制皇權。而一般老百姓最痛恨的就是貪官污吏,因為官員的貪污意味著直接剝奪他們的收成和利益。大明王朝的許多官員正是抓住這點,大力宣揚自己的清廉,抗議朝廷濫用權力,伸張自己心目中的王道和正義,以獲得廣大老百姓的同情和支持。因此,從歷史上看,有明一朝的朝中官員和皇帝之間的關系最為緊張。大明王朝之所以建立錦衣衛和東廠、西廠三大特務機構,就是為了監視、打擊那些敢于冒犯皇權的各級官員。

  但有明一朝的歷代君王,似乎都沒有找到徹底的解決與清官對立的辦法,就是逮捕、殺頭都無濟于事。那些敢于抬著棺材冒死上朝進諫的官員不僅沒有根絕,反而得到了廣大老百姓的大力支持。而這些抬著棺材上朝進諫的官員,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不僅是響當當的清官,而且是響當當的忠臣。古代有一句名言,叫做“國家昏亂有忠臣”。從這個意義上說,與忠臣、清官對立的自然就是昏君了。同樣的道理,為官不貪,乃是天經地義的常理,表彰清官,或者說不貪污的成為一種稀有的高尚道德行為,也就意味著貪污已經是常態了。到了清朝,皇帝們終于找到了解決朝廷官員與皇權之間的緊張關系的方法,那就是重用貪官,不用清官。清代的康、雍、乾三朝皇帝在大角狠抓廉政建設的同時,卻暗中縱容和鼓勵官員大肆貪污,中飽私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30265.html

相關閱讀: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皇太極離間袁崇煥
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