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傳
秦瓊字叔寶,齊州歷城人。始為隋將來護兒帳內,母喪,護兒遣使衤遂吊之。俄從通守張須陀擊賊盧明月不邳,賊眾十余萬,須陀所統十之一,堅壁未敢進。糧盡,欲引去。須陀曰:“賊見兵卻,須悉眾追我,得銳士襲其營,且有利,誰為吾行者?”眾莫對。惟叔寶與羅士信奮行。乃分勁兵千人伏莽間,須陀委營循,明月悉兵追躡。叔寶等馳叩賊營,門閉不得入,乃升樓拔賊旗幟,殺數十人,營中亂,即斬關納外兵,縱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還,須陀回擊,大破之。須陀死。率殘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寶大喜,以為帳內驃騎,待之甚厚。密宇文化及戰黎陽,中矢墮馬,濱死,追兵至,獨叔寶捍衛得免。后歸王世充,署龍驤大將軍。與程咬金計曰:“世充多詐,數下下咒誓,乃巫嫗,非撥亂主也!”因約俱西走,策其馬謝世充曰:“自顧不能奉事,請從此辭!辟\不敢逼,于是來降。高祖俾事秦王府,從鎮長春宮,拜馬軍總管。戰美良川,破尉遲敬德,功多,帝賜以黃金羨慕,勞曰:“卿不恤妻子而來歸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當割以啖爾,況子女玉帛乎?”尋授秦王右三統軍,走宋金剛于介休,拜上柱國。進封翼國公: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夸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于萬眾中,莫不如志,以是頗自負。后稍多疾,嘗曰:“吾少長戎馬間,歷十百余戰,數重創,出血且數斛,安得不病乎?”卒,贈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2秦瓊,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秦瓊之父曾任北齊時期的咸陽王錄事參軍。隋大業年間,秦瓊效力于隋將來護兒帳下,因其志向高遠和勇猛強悍,深得器重。秦母去世后,來護兒曾派員專程到秦瓊家吊唁,全軍上下大為驚異。
隋末亂世,義軍群起,秦瓊投歸隋將齊郡郡丞苯張須陀,在下邳(今江睢寧北)與義軍首領盧明月交戰。當時,雙方力量懸殊,張須陀部隊僅一萬來人,義軍則有十多萬人,相持十多天后,須陀已是人困糧絕。就是這急于撤退而又怕追趕的緊要關頭,秦瓊與羅士信挺身而出,愿帶領一千人偷襲對方軍營,以掩護大隊人馬安全后撤。秦瓊與羅士信憑借自己的智勇,使突襲獲得成功。張須陀則乘機回師追擊,取得了脫逃后的勝利。僅此一仗,秦瓊的勇猛多智便很快揚名于軍中。
在之后的作戰中,秦瓊因為有功而被任命為建節尉。后在對義軍李密進擊時,張須陀戰敗而亡。秦瓊率殘兵敗將歸依了裴仁基,而后又隨同裴仁基投降了義軍首領瓦崗軍李密。李密得到秦瓊非常高興,加以重用讓他作驃騎將軍。在跟隨李密作戰中,有一次李密被流失射中,墜于馬下,昏迷不省人事,此時左右隨從四散,追兵就要趕到,情況十分危急,多虧秦瓊拼死護衛,并重整隊伍,這才擊退了追兵,從而使李密大難不死。后來李密失敗,秦瓊又為隋將王世充收得,被任命為龍驤大將軍。后因不滿王世充的狡詐,遂與程咬金等人脫離王世充投向李淵并在秦王李世民手下干事,因其勇猛過人,被委任為馬軍總管。此后,秦瓊跟隨秦王李世民,先后鎮壓了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等多路義軍,為唐王朝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李淵曾派使者賜予金瓶以示褒獎。之后,又因戰功,多次受到獎賞,先后拜為秦王右統軍,加授上柱國。后又進封為翼國公,深得秦王李世民的信任。
秦瓊不僅在唐王朝創建伊始立下了赫赫戰功,而且在唐王朝內部斗爭的“玄武門之變”中,堅決站在秦王李世民一邊,一起誅殺了太子建成和齊王元吉,為李世民當太子奪皇位掃清了道路。唐武德九年(626)六月,秦王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八月接王位,改號貞觀,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唐太宗。秦瓊也因有功,拜為左武衛大將軍,賜給七百戶的封邑。后來,秦瓊多病纏身,自謂:自幼戎馬轉戰,身經大戰二百余次,光流的血也足足有幾十斗之多,元氣大傷,怎能不病?到貞觀十二年(638)終于因病去世。死后贈徐州都督,改封胡國公,并陪葬昭陵!疤谔亓钏揪推鋲L內立石人石馬,以旌戰陣之功焉!(《舊唐書》本傳)他的畫像也上了表彰大功臣的凌煙閣。秦瓊的傳奇人生后被演義進了戲劇以及說唱文學之中,并且被人們譽為“山東好漢”。濟南一地也附會出了不少關于秦瓊的遺跡,像秦瓊賣馬槐、秦瓊府、秦瓊墓等等。至今在濟南王龍潭仍留有“唐左武衛大將軍胡國公秦叔寶故宅”的石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65454.html
相關閱讀:孫武斬殺吳王愛姬是何居心?孫武練兵殺姬的故事
明成祖告天石刻碑的故事
許世友的故事:五跪慈母
朱德的故事五則
蔡倫和造紙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