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年:(約公元前1173年—公元前10 80年)
箕子與紂同姓,是殷商貴族,性耿直,有才能,在紂朝內任太師輔朝政。
箕子佐政時,見紂王進餐必用象箸,感紂甚奢,嘆曰:“彼為象箸。必為玉杯,為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
后紂愈奢靡,旦夕酒作樂而不理政;訉抑G紂不聽。有人勸箕子離去,箕子曰:“為人臣,諫不聽而去,是彰君之惡而自悅于民,吾不忍也”。于是箕子便披發佯狂為奴,隨隱而鼓琴以自悲。紂見此,以為箕子真瘋而囚禁之。武王滅商建周后,命召公釋放箕子,向箕子詢治國之道,箕子不愿作周的順民,帶領遺老故舊一大批人從今膠州灣東渡到朝鮮,創立了箕子王朝。同去的有殷商貴族景如松、琴應、南宮修、康侯、魯啟等。
后,箕子過殷(朝歌),見宮室毀壞荒涼,遍地野生麥黍,心甚傷之,欲哭則不可,欲泣則近于婦人,乃作《麥秀歌》,其詩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這里“狡童”系指紂王,意為你那時不聽我勸,如今落得這般天地。朝歌殷民聽見,皆動容流涕。
今朝鮮平壤有箕子陵,是其遺跡。唐朝時,在朝歌南關建箕子廟,文學家柳宗元為其寫了碑文,今存。明正德年間,在南門內路西建有“三仁祠”,以祀其位,遺址尚存。
箕子與箕子朝鮮在中國商周古史、中國東北史上占據重要位置。箕子以一個哲學家、政治家、殷商思想文化的代表、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代表出現在中國歷史、中國思想文化史上。其學問、其人品、其影響長時期以來沒有得到應有的評說,這本是不應該發生的事。
箕子,作為中華第一哲人,在商周政權交替與歷史大動蕩的時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違衰殷之運,走之朝鮮”,建立東方君子國,其流風遺韻,至今猶存。
箕子其人、箕子朝鮮其事,在國內外學界爭論頗多,這之中既有書缺有間的問題,也有觀點與方法論的分歧,而后一點更為突顯,從而使古朝鮮史的研究成為學界的熱點。
《尚書大傳·洪范》中都有記載。周武王滅殷封箕子于朝鮮,箕子朝鮮侯國正式成立。其受封之地即今之平壤!度龂z事》記載:“都平壤城(小字注:今西京)!被映r的歷史延續千余年,直到西漢被燕國人衛滿所滅,建立了衛滿朝鮮;映r可以說是朝鮮半島文明開化之始,據說今之朝鮮喜愛白色之民俗即商代尚白之遺風;玉阌嗍且竽┲t臣,因其品行高尚,被孔子譽為殷之“三仁”之一。因紂王無道,受到政治迫害的箕子率其族人出走朝鮮。箕子入朝鮮半島不僅傳去了先進的文化,先進的農耕、養蠶、織作技術,還帶入了大量青銅器,另外還制定了“犯禁八條”這樣的法律條文,以致于箕子朝鮮被中原譽為“君子之國”。大量中國古代典籍和朝鮮史書的記載與在朝鮮出土的青銅器、陶器以及朝鮮的地面古跡三方面相互印證,都證實了箕子朝鮮的存在。自古以來,中朝兩國人民都珍視這一有據可查的史實。在朝鮮有自己的歷史記載以來,或者說直到上世紀60年代前,朝鮮、韓國的史書、教科書都沿襲了這一歷史學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67255.html
相關閱讀:太甲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
姜子牙是什么神?揭秘真實的姜子牙!
夏朝的滅亡 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是因何滅亡的
商朝歷史上最后帝王辛與商滅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