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韓國派鄭國去做間諜 他卻成為秦國統一六國的關鍵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秦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公元前246年,戰國末期,有一個當時最著名的水利工程??鄭國渠。六國時期,根據歷史的發展,秦國當時是最強大的國家,且有吞并統一六國的趨勢,韓國只是秦國相鄰的一個小國,如果秦國要統一六國的話,韓國無疑首當其沖,于是一個既愚蠢又聰明的計劃就從韓桓王腦中誕生了。

戰國時期韓國卓越的水利專家,出生于韓國都城新鄭(現在河南省新鄭市)

他找來了當時韓國出名的水利工程師鄭國,鄭國是一個老實人,參與過治理滎澤水患以及整修鴻溝之渠等水利工程。這么一個有技術的人,韓王把他作為間諜出使秦國,為秦國建造水渠。這是一個策略,一個“疲秦”的策略。戰爭拼的就是資本,國家有錢有糧才能有資本去打仗,所以韓王派鄭國去給秦國建造貫通秦國的大水渠,修建水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作為間諜的鄭國,當然想唯一的受益者是自己的國家,不過秦國也有不少人才,單單講秦王嬴政就是一位有謀略的梟雄,所以普通建造一條隨便的水渠一定不受重用,因此要把秦國最根本利益擴大化,一定要有一個能令秦王滿意的水利工程計劃,當鄭國拿著計劃給秦王看的時候,重點敘述農業發展對國力的重要性,還有鄭國渠對改善關中高旱缺雨的問題,秦王深知統一六國的重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要打持久戰,糧食的產量是十分重要,因此同意了間諜鄭國的意見,開始修建鄭國渠。


(圖)鄭國渠示意圖

然而這個計劃本想消耗秦國的國力,卻造就了秦國萬世之功。鄭國渠不但未能起到"疲秦"的初衷,反而極大增強了秦國的國力。這讓本來強大的秦國如虎添翼,更加速了它消滅六國夢想的實現。司馬遷曾在《史記》中給予了高度評價:“于是關中為沃野,無兇年,秦以富強,卒并諸侯!笨梢娻崌蕹珊笤黾油临|肥力,農業,迅速發達起來,雨量稀少,土地貧瘠的關中,變得富庶甲天下 。 可以看出秦國是多多得益于鄭國渠的。

其實秦國在修建鄭國渠不久便察覺到了鄭國的用意,秦王瞬間暴怒,想殺了鄭國?墒切匏凝嫶蠊こ陶谶M行當中,就這樣殺了他的話,恐怕得不償失。《漢書?溝洫志》記載:鄭國說:“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编崌嗦懵愕孛鎸χ约旱淖镄校写笾腔鄣那赝鯀s按捺下自己的怒氣,有遠見的他立刻接受了鄭國的意見,而且當時備受秦王賞識的李斯也是站在鄭國這一邊,所以鄭國得以繼續修建水渠。


(圖)鄭國渠遺址

元朝李好文著《長安志圖?漢渠圖說》有詳細記載,鄭國渠位于今天的陜西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余里。全部要以人力完成,是多么龐大的工程啊。為保證水源,鄭國采用了一種叫 “橫絕”的技術,通過攔堵沿途的清峪河、蝕峪河等河流,讓河水流入鄭國渠,形成一種從上往下自動灌溉的模式,使得河流下游的土地得到改善。更巧妙的是它連通涇河、洛水,取之于水,用之于地,又歸之于水。灌溉面積曾達到9000公頃之多,收益的人群數不勝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68834.html

相關閱讀:秦朝使用什么文字?
百里奚
秦朝海外的探索: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
過秦論-賈誼
千古不解之謎:秦始皇兵馬俑為何都不戴頭盔?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