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宋朝外交關系分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宋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宋朝分為北宋與南宋,同時期的還有遼、西夏、金、蒙古等國家。宋朝與這些國家戰事頻繁,交往頗多。那么這時期的外交關系如何?  宋朝外敵頻繁,外交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針對不同的外交對象,給予不同的館待禮遇,并使之專門化。遼與金國都對宋朝構成巨大威脅,其外交事務主要由樞密院的禮院負責,包括文書往來、使節派遣和一切接待事宜等。元豐年間,樞密院改置北面房,掌北界國信,南宋沿襲之。此外,宋朝專門設置主管往來國信所,作為負責與遼、金交往的具體事務機構。而西夏、高麗、越南(宋朝先稱之為“交趾”,后改稱“安南”。宋時越南歷經丁、前黎、李、陳等王朝統治)等國,由于宋朝視他們為藩屬國,所以發出的外交文書和禮物等皆稱“制詔”或“賜”,對其國家的外交承認被稱為“冊封”。宋朝在京城設置許多外交接待館驛,作為國家接待各國使節的地方。遼國在都亭驛,西夏在都亭西驛,高麗在梁門外安州巷同文館,回鶻、于闐在禮賓院,三佛齊、真臘、大理、大食等國家在瞻云館或懷遠驛! ∷纬钚谐曮w制,然而將重心放在政治利益與經濟利益,也就是“來則不拒,去則不追”。這樣既有利于外交往來,又給朝廷帶來實惠,使外交和經濟獲得雙贏。宋朝有名的外交家有富弼、沈括與洪皓。富弼在外交上面對大軍壓境的遼國時屢立奇功。他以理挫敗自傲的遼使,迫使遼使行參拜之禮,后又兩次出使遼國,挫敗遼國割地要求。富弼分析宋、遼、西夏三國的關系,認為遼與西夏強盛的原因是獲得中國的資源與人力而至,并且協助宋朝撬開遼夏同盟,使宋、遼、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漸穩定下來。沈括以翰林侍讀學士的身分,出使遼國交涉劃界事宜,獲成而還。他在出使途中繪記遼國山川險阻及風俗人情,完成《使虜圖抄》,上于朝廷!端问贰贩Q:沈括“使契丹。凡六會,敵人環而聽者千輩,無以駁其議。”洪皓在南宋危難之時出使金國,被拘15年,但仍不愿投降金國。洪皓曾屢次派人向被囚禁在五國城(黑龍江依蘭縣)的宋徽宗、宋欽宗及在臨安(今浙江杭州)的宋高宗秘密傳遞消息。歸國后,宋高宗稱他“雖蘇武不能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84358.html

相關閱讀: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